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1 22: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3:05
陇南高山戏,作为我国甘肃省的重要传统戏曲剧种,是中华民族丰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起源于陇南高山地区的高山剧,据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历经沧桑,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在2006年的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中,陇南市“五一”剧团的出色表现尤为瞩目,他们通过现代高山戏《山村别》和《醉虎》的创作演出,展现了这一古老剧种的革新与活力,再次为高山剧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篇章,证实了其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这部剧种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迭代和创新,展现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和艺术魅力。通过《山村别》和《醉虎》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陇南高山剧如何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使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平衡,使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样的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形式,也为其他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总的来说,陇南高山戏作为甘肃省的文化瑰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不断地自我革新中保持着活力。它在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高山剧是在武都县鱼龙乡说唱、歌舞的民间祭祀中孕育、融合、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 1959年10月以前,鱼龙乡人民叫它“演故事”、“走过场”、“哟嗬咳”。武都县隆兴、甘泉等镇人民叫它“耍灯”、“耍社火”。其唱腔曲牌武都安化、马街、金厂、龙坝等乡镇,以及西和县、礼县的边境地区都有流传。1959年武都县鱼龙乡杨坝村村民参加甘肃省文化局举办的全省首次地方小戏会演时,人们把它叫“武都地方戏”、“武都曲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