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花鼓戏传承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1 22: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5 00:56
湖北花鼓戏源于清朝中叶,发源于江汉平原,以其动人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戏剧如花鼓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乡村剧团日益萎缩,专业人才流失。荆门市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将花鼓戏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剧种,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保护和扶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荆门调整了花鼓戏的发展策略,将创作重点转向现代剧目,以拓宽民间受众群体。如《桃林深处》、《九·二六壮歌》等作品,不仅在湖北,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创新,2002年,荆门以黄发清的中篇小说《乡村留守》为蓝本,创作了具有新样式花鼓戏的《十二月等郎》。该剧融入了西洋歌剧元素,舞台设计生动展现江汉平原农村生活,语言结构新颖,故事取材于现实,深深打动了观众。
荆门坚持艺术创作的群众基础,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如组织群众看戏、评戏活动,广泛征集意见,使《十二月等郎》在城乡各地公演超过200场,吸引20多万人次观众,形成了艺术生产的社会互动机制。为了保障乡土艺术的传播,荆门还通过公开征集民歌、选拔群众演员、制作光碟、举办演唱比赛等方式,让花鼓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
为了打破艺术生产的局限,荆门实施了“六走进”活动,将《十二月等郎》带入农村、社区、企业、军营、校园和机关,让艺术走出华丽舞台,深入到基层,如在沙洋县拾桥镇的雨中演出,观众的热情并未因恶劣天气而减退。这样,花鼓戏不仅得以传承,更成为了传播先进文化、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扩展资料
湖北花鼓戏,戏曲剧种。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因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湖北各地花鼓戏、采茶戏、灯戏、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湖北花鼓戏的起源于清朝中期,首先流行于湖北沔阳、天门一带,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无伴奏的乡土戏曲,原习称“花戏子”。
湖北花鼓戏传承发展
湖北花鼓戏源于清朝中叶,发源于江汉平原,以其动人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戏剧如花鼓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乡村剧团日益萎缩,专业人才流失。荆门市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将花鼓戏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剧种,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保护和扶持。从20世纪...
沔阳花鼓戏传承
被誉为"真凤凰"。她引领了一群女性演员如王乾、吴翠、蒋金、黄金秀、李在安等,她们对丰富沔阳花鼓戏的旦角唱腔和表演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20年代末,第一个专门培养花鼓戏人才的科班诞生,促进了艺术传承。
东路花鼓戏起源传承
1984年后,剧团名称几经变化,但始终保持着东路花鼓戏的特色。2003年和2007年,剧团创作的《补胎》和《麻城凤儿》分别在省级艺术节上获得佳绩,演员们如陈顺银、蔡勤等也获得了多项奖项。2008年,剧团更是注重人才培养,组织了一次东路花鼓戏传承人的培训活动,以确保这一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湖北花鼓戏的传承发展
然而,随着城镇现代化、乡村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以花鼓戏为代表的湖北传统戏剧受到巨大冲击,一些乡村剧团逐渐萎缩,专业人才流失。鉴于这种状况,荆门将花鼓戏作为重要的民间传承剧种进行扶持,对这种作为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剧种进行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荆门调整花鼓戏的发展思路,将创作演出...
襄阳花鼓戏历史溯源
进入20世纪40年代,宜城的花鼓戏发展迅速,已有50多个戏班,演出剧目丰富,不仅在当地演出,还活跃在襄阳、南漳等地,促进了各地艺术交流。建国后,尽管面临河南曲剧、豫剧的冲击,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民间仍保持生命力,专业剧团虽更名,但仍积极传承和演出。重要事件中,花鼓戏艺人如刘家汉、雷马等多次获奖,...
花鼓戏的起源在哪里,花鼓戏的由来
花鼓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民间,它是一种综合了歌曲和舞蹈的戏剧形式。本期我们将探讨花鼓戏的起源和其发展。湖南花鼓戏的根源在于当地的民歌,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以旦角和丑角为主要角色的初级戏剧形式。根据《浏阳县志》记载,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已有儿童扮演丑旦角色进行表演。这表明,至迟在清...
湖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主胡的培养
总的来说,湖北花鼓戏主胡的培养需要系统全面,包括技能、风格和人格魅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师承、教学和演奏团队的传承,以及学院派的专业人员,湖北花鼓戏的主胡艺术才能不断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变的演奏风格和深刻的艺术内涵,为湖北花鼓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荆州花鼓戏简介
荆州花鼓戏源于民间,源自明末的三棒鼓、踩高跷和采莲船等传统演唱活动。它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技巧,尤其在江汉平原地区广为流传,并逐渐扩展影响至邻近的鄂南和湘北地区。这种乡土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湖北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地方特色和...
天沔花鼓戏湖北省天门市花鼓剧团
天沔花鼓戏剧目丰富,演出频繁。《打莲湘》等剧目通过省地汇演屡获嘉奖,剧目数量从几十个扩展至二百多个。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肯定了花鼓戏在湖北省内的影响力。进入新时期,剧团焕发活力,1981年改名荆州花鼓戏,沈山任荆州花鼓戏学会会长,推动了花鼓戏艺术的系统研究和传承。
花鼓戏是如何传承
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