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15: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9:47
1978年春末夏初,被誉为国宝的曾侯乙编钟随着曾侯乙墓的重见天日,引起了全球的瞩目。这座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因其考古发现的显著性,令人瞩目。1977年秋,军队扩建营房时意外发现了这座墓葬,随后的考古工作在1978年3月至6月间有序进行。
曾侯乙墓,以其“三室一厅”的布局,展示了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奢华生活。东室置有一具主棺和八具陪棺,西室有十三具陪棺,北室存放兵器和车马器,而中厅则作为音乐室和礼宾接待厅,内藏丰富礼乐器。地宫深13米,面积220平方米,由171根巨型楠木构建,木炭和泥土的防潮措施显示了其精心设计。
曾侯乙主棺重达7000公斤,陪葬女性数量众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习俗。墓葬规模宏大,出土文物众多,包括青铜器、金玉器等,其中8件被定为国宝,如编钟,它由246个构件组成,音域宽广,音色丰富,被誉为“稀世珍宝”。
编钟在乐宫中占据中心地位,一套编钟、编磬和建鼓构成的音乐厅,展示了古代音乐的壮观与庄重。东室的乐器如轻音乐团,西室的彩绘棺则可能是乐舞表演者的陪葬。北室的漆木匣则用于存放石盘。编钟架上的铭文详述了制作历史和乐律理论,体现了古代音乐的深厚底蕴。
曾侯乙编钟的完整性和音律之美,使得它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瑰宝。同时,与之相伴的编磬、建鼓等乐器,以及部分失传的古乐器如排箫和篪,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且精良的乐器系列。这些乐器的发掘,揭示了我国古代音乐的高水平和丰富多样性。
随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侧的厥水河畔,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邻,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占地100亩,馆舍由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构成,建筑面积9636平方米,其中:陈列楼7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000平方米,编钟演奏厅300平方米,其他建筑33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