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话,只要加上一个双引号,看起来就会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不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08:3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4 09:00
嘛说是套路,因为这话在现实生活根本就不鲜见,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听过这样的话,一般当自己的娘拿出这样杀手锏的时候,我们就得识趣得闭嘴了,再说下去只能让自己更尴尬。
但是实际上,她们是犯了这么一个逻辑错误——诉诸感情谬误,即跳过对事物事实和逻辑层面的分辨,转而扯到感情或者道德,想在这上面占据一个高位。在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内疚引导,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一种逻辑谬误。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集体歇斯底里的混乱,比如抵制日货那段时间有人砸日本车,两个人明明在讨论,讨论着其中一个人就质问:“你居然这样想,你还是中国人吗?!”我去,你这话都说了,那我只能用赵本山的一句话回答:“这都玩命了,我可不玩了···”。
怪不得有人说:“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
郭德纲其实就讽刺过用这种逻辑错误批评他的人——“你跟他说艺术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说品味,你跟他说品味他跟你说文化,你跟他说文化他跟你讲孔子,你跟他讲孔子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
当然了当然了,拿娘的那个事情出来只是做个引子,和后面说的这些都没有可比性,赶紧给娘道歉:“娘,您说的都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4 09:01
“你是我的神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4 09:07
什么要讲这个事情呢,因为这个对话跟前面那个都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滑坡谬误,也就是把一个事情的影响继续推导下去,扩展到更多的地方,引申出一个更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更大的影响在现实中却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我现在不想做,并不能说明我待会不想做,以后不想做。同样的,如果我不扔垃圾,并不能引申到所有人都不扔垃圾,以及最后清洁工都会失业这样的一个“严重后果”。当然了,就算都不扔垃圾清洁工也不会失业,就算失业了也并非是坏事,但是这是后话了。
我们看出了其中的逻辑错误,第一个问题算是解决,但是如何解决第二个问题呢?难道我们要用这些长篇大论去说服他吗?其实想想效果也不会好。
因为看似这个话是讲道理的,实际上则是毫无逻辑的诡辩。那么对于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你去跟他讲道理就是没用的,这个时候你应该采用他的逻辑,然后用这个同样的逻辑去推导一个更离谱的、对他不利的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4 09:04
引号的作用是,有点时候加引号表示这句话可能是反话,有时候加引号表示很重要。所以加了引号的句子一般都感觉很重要,会给阅读者加深关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4 09:04
你“秀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