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易散琉璃脆:15岁的湘灵,是白居易永远的意难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15: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8:39
我们常用“彩云易散”比喻好景不长,形象而颇有意境,堪称绝世好词。
今人初闻此词,大多源自《红楼梦》里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其实,曹雪芹先生并非“彩云易散”的原创,早在《红楼梦》问世之前,
“彩云易散”
一词就频频出现在历代名家作品之中。
比如,李清照在《失调名》就写道:
“犹将歌扇向人遮。水晶山枕象牙床。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
宋朝著名文学家晁补之还专门写过一篇《青玉案·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百花开尽,丁香独自。结恨春风里。
小园幽槛经行地。恨春草佳名谩抛弃。簇蝶罗裙休将施,香残烛烬,微风触幔,仿佛娇颦是。
中国自古就有句谚语,叫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比喻越是美好的事物越难以长久,好比彩色的云霞容易消散,琉璃做的器物容易打碎,被后世广泛被引用于文学作品中。
比如,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卷二九中写道:
“这柳翠翠长成八岁,柳宣教官满将及,收拾还乡。端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柳宣教感天行时疫病,无旬日而故。这柳府尹做官清如水,明似镜,不贪贿赂,囊箧淡薄。”
再比如,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二六回中写道:
“可怜这妇人忍气不过,寻了两条脚带,拴在门楹上,自缢身死。亡年二十五岁。正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但是,以上诸君,皆非原创,
“彩云易散”
最早出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简简吟》: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的诗,向来以通俗易懂著称,这篇《简简吟》也不例外,以最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名叫苏简简的13岁少女,她美貌非凡又才情绝佳,却于芳华之年死在了出嫁之前。白居易借此感叹世事无常,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容易逝去。
后人纷纷猜测,白居易为什么会为一个素昧平生小姑娘写下这样一首动情诗篇?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以诗寄情,怀念湘灵。
那个叫湘灵的女孩,是白居易年少时的初恋,是他一生未能治愈的情伤。二人本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奈何被白居易的母亲生生拆散,从此,湘灵便成了白居易的意难平——她终生未嫁,而他,则为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怀念之诗——《邻女》《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
而《简简吟》中的苏简简,何尝不是另一个湘灵?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美貌,同样的才情,同样的遭遇。她为何突然死于出嫁之前?原因不言自明——只怕又是被父母棒打了鸳鸯,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