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3 15: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01:02
关于大动脉扩张性疾病诊治的故事的确轰轰烈烈,激动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动脉的地位是密切相关的。大动脉在解剖上的重要性,相关疾病的高致死性,病程变化的急骤性都说明了这点。像前面所提及的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90%,几乎可以说是连致残的机会都没有,非生即死!相比之下,周围系统的一些中小动脉,血管没那么粗了,血流也没这么急了,造成病情急骤变化、猝死的概率相对小了不少。但诸如颈动脉狭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闭塞性疾病,依然可以给病人造成无尽的痛苦。“想说治它不容易,此恨绵绵无绝期”!
颈动脉狭窄,准确地说应该是,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部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现在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脑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卒中,大家都不陌生,一提及它,眼前出现的便是瘫痪(偏瘫)、失语、失明等词汇。其实,绝大多数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不在于脑部病变,而在于颈动脉狭窄。狭窄部位的粥样硬化斑块产生的栓子,随着血流进入脑内,肆意“作梗”,他们才是脑卒中真正的“罪魁祸首”。
1856年,Savory首次报道颈动脉狭窄可能与严重脑缺血中风相关;1914年,Hunt提出,对伴有间歇性中枢神经症状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详细的颈部血管检查”;1937年,Moniz 首次通过动脉造影获取中风病人的狭窄颈内动脉影像;1954年,Eastcott为一例频繁TIA(一过性脑缺血打击)患者成功完成首例选择性颈动脉手术。目前,标准的预防中风的开放性手术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又称CEA),而随着腔内血管技术的发展,颈动脉的腔内血管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又称CAS)又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微创的选择(图2221)。尽管尚难说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但两“C”“争艳”无疑是医学之幸,患者之幸。
肠系膜上动脉也属于内脏动脉。前面说过,它负责绝大多数肠管的血液供应,因此在消化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原因(如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异常改变(即专业上所说的“肠缺血”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体重下降等。这种腹痛有个特别之处,就是经常出现在进食之后,所以又称“进食后痛”。严重者甚至害怕进食,因此会伴有消瘦、体重下降。传统的治疗是开腹手术,行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旁路术,手术存在创伤大、通畅率不高、感染等诸多风险。现在依托腔内血管技术优势,开展了肠系膜上动脉微创腔内支架成形术,顺利救治了许多这样的病人。往往是手术结束、支架置入体内的第2天,患者的腹痛症状便明显缓解,食欲也上来了。正所谓,牙好,胃口就好!在我们看来,是肠系膜上动脉好,胃口才好!
说到疼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患者的影响,又岂一个“痛”字了得。该病在2 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到清代,《验方新编》中“脱骨疽……骨包不退,久则溃烂,节节脱落,延至足背腿膝,腐烂黑陷,痛不可忍。”的描述更是精准形象,入木三分。患者往往深受“静息痛”的折磨。什么是“静息痛”,就是不做任何事,患病的足趾都会疼痛!还不是一般的痛!是剧痛!越是夜深人静越痛!既然这样,患者也就做不了任何事了。生活能力明显减退!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重要的是痛苦的时间有时还长达数年。如不接受治疗,多数患者难逃截肢命运。现今,以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成形术为主要内容的腔内血管治疗已经代替了约95%的下肢动脉闭塞症传统的血管重建治疗手术(开放手术),腔内治疗的优势不言自明。
“微创”不是彻底否定传统治疗手段,而是对传统手术的继承和升华。腔内血管外科更是如此,不排斥、不放弃传统的经典手术,继承之、改良之、合作之、升华之。从大动脉扩张性疾病的诊治,到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处理,标志着我科腔内血管微创治疗跨入了从局部到全身,从大血管到中小血管的新阶段,并且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治疗手段多样化,覆盖疾病全面化。一花独放不算秀,百花齐放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