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0:跟着姜孟之学写“手”——《一双手》教学案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8: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02:41
水东初级中学校 贺迎凤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教师要对课文“披沙拣金”,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渗透、促进,读写结合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文本觉醒”的意识。
王君老师说“每一个独立的文本,从篇章结构到语言到艺术表现手法,可供学习写作的点很丰富。文本觉醒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现并提取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基于学生的学情,我在执教姜孟之的《一双手》时,对教材进行了新的解读,大胆瘦身,把它定位为写作型文本,教学目标明确为“跟着姜孟之学写‘手’”。
二、案例描述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展示作品——巧激趣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欣赏了六个图文并茂的微作品,首先对这六个作品的主人进行表扬。中秋节假期,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微写作的作业,具体要求是:
1.观察身边一双有个性的手,先拍照,然后以“一双手”为题写一段话。
2.字数200一250。
这六位同学在假期将作业发给了老师,图文并茂呀,老师只字未改,把它们原汁原味的呈现给了大家,大家觉得这6个作品还有提升空间吗?
生齐答: 有
师: 想一起进步吗?
生齐答: 想
师: 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姜孟之的《一双手》,到碧波深处探寻属于我们的珍奇。 课前欣赏同学作品,一方面为本节课的修改环节做铺垫,另一方面给不能认真对待假期作业的学生进行榜样引领。
( 导语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探究方法的兴趣。)
(二)整合信息——学写法
师: 昨天布置让大家反复读课文,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方法和预习收获呀?
生1: 我是从标题入手的。看到文题,我先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这双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写这双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反复读课文,目前我知道这是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这双手很大,很了不起。
师: 你也很了不起啊,疑是学之始,你不仅爱阅读,而且会阅读。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分享。
生2: 老师,我在阅读之前还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文章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
师: 哦,问的真好,你解决了吗?
生2: 没有
师: 其他同学还有要分享的成果吗?咱们如果把刚才两位同学的四问按顺序罗列的话,可以是——
生齐答: 1. 这是谁的一双手?
2.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3. 作者是怎样表现手的特点的? 4. 作者为什么写这双手?
师: 大家发现没,文章的焦点落在——
生齐答: 手
师: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生3: 去文中找出写手的句子来。
师: 真聪明。现在大家动手吧。
师生(校对,读文中写手的句子):
1.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的裹住了;
3.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4.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5.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6.长24cm,宽10cm,厚2.5cm,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7.他的手仍呈木色。师(投影问题): “这是一双( )的手,我从文中( )品味出来的。”
师: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生4: “半截老松木”把“手”比作“老松木”,形象地写出手的粗糙。
生5: “裹”字让我感受到手大而且有力。
生6: 通过具体的测量数字表现出手的大。••••••
师: 大家都有自己精彩的发现。能不能试着在小组内整合一下你们各自提取的信息,系统归纳出手的特点以及作者写手的方法呢?A组代表: 这是一双大、硬且有力的手,作者在写手时运用修辞、调动感官让手的特征更鲜明。
B组代表: 我们组补充一点,这还是一双奇手,外形奇异,内在品质也奇,这双手不仅大,而且创造了绿色宝库。作者在写手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手的奇。••••••
师:探究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去写一事物,你有方法了吗?
生10: 抓住事物特征去描写,在描写时可以用各种技巧。
师: 你收获很大呀!还有别的经验要分享吗?老师提取了文中的关键信息,把它整合成了一段描写手的文字,大家仔细读一读,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教师范例:
一双手咋一看,这哪是一双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你看,手背的皮肤呈木色,一道道又深又粗的纹络呈黑土色;翻过手背看手心,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再看他的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居然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我像丈量土地似的丈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cm,厚2.5cm,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7.他的手仍呈木色。
师(投影问题): “这是一双( )的手,我从文中( )品味出来的。”
师: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生4: “半截老松木”把“手”比作“老松木”,形象地写出手的粗糙。
生5: “裹”字让我感受到手大而且有力。
生6: 通过具体的测量数字表现出手的大。
••••••
师: 大家都有自己精彩的发现。能不能试着在小组内整合一下你们各自提取的信息,系统归纳出手的特点以及作者写手的方法呢?
A组代表: 这是一双大、硬且有力的手,作者在写手时运用修辞、调动感官让手的特征更鲜明。
B组代表: 我们组补充一点,这还是一双奇手,外形奇异,内在品质也奇,这双手不仅大,而且创造了绿色宝库。作者在写手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手的奇。
••••••
师:探究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去写一事物,你有方法了吗?
生10: 抓住事物特征去描写,在描写时可以用各种技巧。
师: 你收获很大呀!还有别的经验要分享吗?老师提取了文中的关键信息,把它整合成了一段描写手的文字,大家仔细读一读,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教师范例:
一双手
咋一看,这哪是一双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你看,手背的皮肤呈木色,一道道又深又粗的纹络呈黑土色;翻过手背看手心,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再看他的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居然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我像丈量土地似的丈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奇手!
师: 有新发现吗?
(生沉默)
师: 大家继续读,看谁先炼成火眼金睛?
生11: 写手时抓住了特征,用了技巧。
师: 哦,这可不是老师的功劳,是作者的成果。你再读读?
生11: 我发现了!这段话在描写手时很有顺序,比如“翻过手心看手背”“再看他的手指”“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
师: 好了不起呀!也就是说写物时,不仅要抓特征,用技巧,而且要——
生齐答: 按顺序
师: 如果现在让你帮同学修改中秋节的微写作,你找到修改方向了吗?
生齐答: 有方向了
师: 每个小组领一个作品,先观图,后读文,然后用你掌握的方法修改微写作“一双手”,时间5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修改)
师: 目前进度最慢的是c3组,进度最快的是A2组,咱们请这两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
c3组代表: 我们在修改时,语言表达上太枯燥,没有见过图中真手,没有体验,想像不到与手相似的物,想用比喻,但不知该怎么用?
A2组代表: 我们修改的作品正好是我们组焦靖妍的,所以我们不存在C3组同学遇到的困难,只是调整了部分句子顺序。下面是我们修改后的文章:
师: 以上两组同学的分享很精彩,写作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观察身边的小人物,挖掘他们身上的大情怀。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课下把自己的《一双手》进行修改,把最美的作品展现给大家!
下节课,我们“跟着姜孟之学写人”,下课!
三、教学反思
1.千淘万漉,吹沙见金。
《一双手》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很短,一读就明白。我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读这篇文章,读这双手,我觉得初三学生完全可以从这双手中读出诸如勤劳坚强、无私奉献等内在品质和精神。浅文如何深教?短文怎么巧教?我想起钱梦龙老师的“课前自问”习惯,他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总要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把钱老师自问中的“课”字改成“文”字,即“我教的是一篇什么文章”。我在备课时仔细研读文本,觉得把它定位成写作型文本更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写作指导课型,并把文本大胆瘦身,聚焦写“手”的文字,通过主问题导读,引导学生探究写手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学以致用,基本实现“一课一得”的课堂学习目标。
2.抽丝剥茧,润物无声。
钱梦龙老师认为:“教学细节,细而不小。”整个课堂教学,我本着启发性原则进行:“预习《一双手》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反复阅读后,你解决了几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在和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时,一方面渗透着读书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聚焦整合关键信息。接着,我在和学生研读手的特点的过程中,以一个主问题“这是一双____________的手,我从____________读到的。”引导学生探究出写手方法——抓特征、用技巧。当然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按顺序)还没有解决,这时,我没有用自己的意见的先行来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而是将自己事先写的一个“一双手”的片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观察中,去发现我想要说的话。
以上两点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但教学总是有遗憾,有困惑的。在这课教学中,我没能把情感意识和写作技法处理好,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没能有效统一,学生获得的人生养料不够丰富。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也是我今后研究的方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02:44
水东初级中学校 贺迎凤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教师要对课文“披沙拣金”,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渗透、促进,读写结合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文本觉醒”的意识。
王君老师说“每一个独立的文本,从篇章结构到语言到艺术表现手法,可供学习写作的点很丰富。文本觉醒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现并提取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基于学生的学情,我在执教姜孟之的《一双手》时,对教材进行了新的解读,大胆瘦身,把它定位为写作型文本,教学目标明确为“跟着姜孟之学写‘手’”。
二、案例描述
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展示作品——巧激趣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欣赏了六个图文并茂的微作品,首先对这六个作品的主人进行表扬。中秋节假期,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微写作的作业,具体要求是:
1.观察身边一双有个性的手,先拍照,然后以“一双手”为题写一段话。
2.字数200一250。
这六位同学在假期将作业发给了老师,图文并茂呀,老师只字未改,把它们原汁原味的呈现给了大家,大家觉得这6个作品还有提升空间吗?
生齐答: 有
师: 想一起进步吗?
生齐答: 想
师: 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姜孟之的《一双手》,到碧波深处探寻属于我们的珍奇。 课前欣赏同学作品,一方面为本节课的修改环节做铺垫,另一方面给不能认真对待假期作业的学生进行榜样引领。
( 导语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探究方法的兴趣。)
(二)整合信息——学写法
师: 昨天布置让大家反复读课文,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方法和预习收获呀?
生1: 我是从标题入手的。看到文题,我先问了自己三个问题:这双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写这双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反复读课文,目前我知道这是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这双手很大,很了不起。
师: 你也很了不起啊,疑是学之始,你不仅爱阅读,而且会阅读。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分享。
生2: 老师,我在阅读之前还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文章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
师: 哦,问的真好,你解决了吗?
生2: 没有
师: 其他同学还有要分享的成果吗?咱们如果把刚才两位同学的四问按顺序罗列的话,可以是——
生齐答: 1. 这是谁的一双手?
2.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3. 作者是怎样表现手的特点的? 4. 作者为什么写这双手?
师: 大家发现没,文章的焦点落在——
生齐答: 手
师: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我们该怎么办?生3: 去文中找出写手的句子来。
师: 真聪明。现在大家动手吧。
师生(校对,读文中写手的句子):
1.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的裹住了;
3.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4.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5.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6.长24cm,宽10cm,厚2.5cm,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7.他的手仍呈木色。师(投影问题): “这是一双( )的手,我从文中( )品味出来的。”
师: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生4: “半截老松木”把“手”比作“老松木”,形象地写出手的粗糙。
生5: “裹”字让我感受到手大而且有力。
生6: 通过具体的测量数字表现出手的大。••••••
师: 大家都有自己精彩的发现。能不能试着在小组内整合一下你们各自提取的信息,系统归纳出手的特点以及作者写手的方法呢?A组代表: 这是一双大、硬且有力的手,作者在写手时运用修辞、调动感官让手的特征更鲜明。
B组代表: 我们组补充一点,这还是一双奇手,外形奇异,内在品质也奇,这双手不仅大,而且创造了绿色宝库。作者在写手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手的奇。••••••
师:探究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去写一事物,你有方法了吗?
生10: 抓住事物特征去描写,在描写时可以用各种技巧。
师: 你收获很大呀!还有别的经验要分享吗?老师提取了文中的关键信息,把它整合成了一段描写手的文字,大家仔细读一读,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教师范例:
一双手咋一看,这哪是一双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你看,手背的皮肤呈木色,一道道又深又粗的纹络呈黑土色;翻过手背看手心,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再看他的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居然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我像丈量土地似的丈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cm,厚2.5cm,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7.他的手仍呈木色。
师(投影问题): “这是一双( )的手,我从文中( )品味出来的。”
师: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生4: “半截老松木”把“手”比作“老松木”,形象地写出手的粗糙。
生5: “裹”字让我感受到手大而且有力。
生6: 通过具体的测量数字表现出手的大。
••••••
师: 大家都有自己精彩的发现。能不能试着在小组内整合一下你们各自提取的信息,系统归纳出手的特点以及作者写手的方法呢?
A组代表: 这是一双大、硬且有力的手,作者在写手时运用修辞、调动感官让手的特征更鲜明。
B组代表: 我们组补充一点,这还是一双奇手,外形奇异,内在品质也奇,这双手不仅大,而且创造了绿色宝库。作者在写手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突出手的奇。
••••••
师:探究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让你去写一事物,你有方法了吗?
生10: 抓住事物特征去描写,在描写时可以用各种技巧。
师: 你收获很大呀!还有别的经验要分享吗?老师提取了文中的关键信息,把它整合成了一段描写手的文字,大家仔细读一读,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教师范例:
一双手
咋一看,这哪是一双手?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你看,手背的皮肤呈木色,一道道又深又粗的纹络呈黑土色;翻过手背看手心,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再看他的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居然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我像丈量土地似的丈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奇手!
师: 有新发现吗?
(生沉默)
师: 大家继续读,看谁先炼成火眼金睛?
生11: 写手时抓住了特征,用了技巧。
师: 哦,这可不是老师的功劳,是作者的成果。你再读读?
生11: 我发现了!这段话在描写手时很有顺序,比如“翻过手心看手背”“再看他的手指”“细看他左手的大拇指”。
师: 好了不起呀!也就是说写物时,不仅要抓特征,用技巧,而且要——
生齐答: 按顺序
师: 如果现在让你帮同学修改中秋节的微写作,你找到修改方向了吗?
生齐答: 有方向了
师: 每个小组领一个作品,先观图,后读文,然后用你掌握的方法修改微写作“一双手”,时间5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修改)
师: 目前进度最慢的是c3组,进度最快的是A2组,咱们请这两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
c3组代表: 我们在修改时,语言表达上太枯燥,没有见过图中真手,没有体验,想像不到与手相似的物,想用比喻,但不知该怎么用?
A2组代表: 我们修改的作品正好是我们组焦靖妍的,所以我们不存在C3组同学遇到的困难,只是调整了部分句子顺序。下面是我们修改后的文章:
师: 以上两组同学的分享很精彩,写作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观察身边的小人物,挖掘他们身上的大情怀。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课下把自己的《一双手》进行修改,把最美的作品展现给大家!
下节课,我们“跟着姜孟之学写人”,下课!
三、教学反思
1.千淘万漉,吹沙见金。
《一双手》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很短,一读就明白。我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读这篇文章,读这双手,我觉得初三学生完全可以从这双手中读出诸如勤劳坚强、无私奉献等内在品质和精神。浅文如何深教?短文怎么巧教?我想起钱梦龙老师的“课前自问”习惯,他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总要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把钱老师自问中的“课”字改成“文”字,即“我教的是一篇什么文章”。我在备课时仔细研读文本,觉得把它定位成写作型文本更能体现其价值,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写作指导课型,并把文本大胆瘦身,聚焦写“手”的文字,通过主问题导读,引导学生探究写手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学以致用,基本实现“一课一得”的课堂学习目标。
2.抽丝剥茧,润物无声。
钱梦龙老师认为:“教学细节,细而不小。”整个课堂教学,我本着启发性原则进行:“预习《一双手》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反复阅读后,你解决了几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在和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时,一方面渗透着读书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聚焦整合关键信息。接着,我在和学生研读手的特点的过程中,以一个主问题“这是一双____________的手,我从____________读到的。”引导学生探究出写手方法——抓特征、用技巧。当然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按顺序)还没有解决,这时,我没有用自己的意见的先行来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而是将自己事先写的一个“一双手”的片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观察中,去发现我想要说的话。
以上两点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但教学总是有遗憾,有困惑的。在这课教学中,我没能把情感意识和写作技法处理好,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没能有效统一,学生获得的人生养料不够丰富。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困惑的地方,也是我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