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样习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1: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2:33
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样习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吗
农村老人去世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和说法,这是因为有句俗语“十里不同乡”的说法。容姐是河北石家庄晋州人,那容姐就来说说我们这里老人去世的习俗吧,在我们这里以前的确有“三七、五七、一百天”的,现在随着很多人在外打工做生意,因此新事新办了。下面容姐就来说说我们这里的习俗。
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习俗?
农村老人去世前,召集亲人见最后一面
在容姐这里,方圆十几里的地方,都会是在有老人去世之前,都会把本家的亲人召集过来,见最后一面。这样在老人去世后,也好有个人帮忙,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去世后找人穿衣裳
当老人去世后,就会第一时间派人去请人穿衣裳,也就是在老人去世的第一时间,趁着身子还软,穿上去世后老人穿的衣服。也有的家庭会是老人的儿女帮老人穿上衣服,这衣服一般是在老人长期生病卧床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准备好,那就第一时间去买衣服。
帮人穿衣服的人,一般都会是胆大的人,而且身材魁梧,这样的人不害怕去世老人,也有力气,以前容姐的邻居就是经常帮去世人穿衣服的。
去请总理
一般在请人穿衣服的同时,也会让去世老人的儿子,由本家人陪同,一起去请总理,也就是本队里德高望重的,能够管理红白喜事的人。把总理请来后,总理就开始主持白事,然后安排来帮忙的人去报丧,以及派人去买白事上用到的东西,还帮忙打理白事上这几天的事情。包括做饭、吃饭、刷碗的很多事情。
儿子女儿需要做的事情
老人去世后,去世老人的儿子是不会离开灵堂的,他们需要给来帮忙的人磕头,而女儿需要在去世老人的身边,儿媳妇需要给来帮忙的女人磕头,因为在我们这里有“老人去世矮三辈”的说法。
出殡
在我们这里出殡,如果家里还有一个老人的,那就需要选择单日出殡。如果两个老人都去世了,那就单日双日没有说法了。
在我们这里,一般都会是吃过午饭后出殡,这样上午的时候,所有的亲戚朋友就会都赶到了,不至于出现着急慌慌张张的事情。在容娘家这里,会是吃过早饭后出殡,出殡后回来吃顿饭,亲戚朋友也就离开了。
一般都会在前一天下午去火化,去的时候,都是儿子女儿一起去。到了第二天就出殡。出殡的时候,都会是大儿子打幡摔瓦,大女儿抱骨灰盒做车。
出殡的时候,会有人来帮忙收时家里的,等出殡回来后,就会有年岁大一些的人,准备一些饼干和水盆,里面放上刀。然后去出殡的人都要翻一下刀,在吃饼干的一半,剩下的扔到高处。
请总理
到了傍晚的时候,去世老人的儿子就会把本家人和总理、做饭的都请去饭店吃饭。这样老人去世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
三七、五七、一百天
在容姐这里,不但有三七、五七、一百天,还有二七、四七、六七只说。那什么七呢?也就是从老人去世的那天算起,到第一个七天的时候就叫一七。我们这里还有“死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的说法,意思是人死以后,烧纸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是有七的,但是又不要有五七,因为老人们说,每个七都是一个阎王,而五阎王是最厉害的,因此不能让去世老人遇到五阎王。因此都会避开五七的时候,正好有个七。
再有我们这里还有单七的时候,男女都可以去上坟,而双七的时候,只有男人去上坟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外面做生意打工,因此现在新事新办,会在出殡当天,就把所有几个七、以及一百天的纸全部烧了,这样有在外面做生意打工的人,就可以在老人去世后,离开家里,不用再来回跑了。另外在出殡前一天晚上,还有烧马的说法,也就是把纸糊的车马烧掉,让去世老人跟随车马离开家里。关于容姐这里老人去世的风俗就是这样的,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都知道,人去世为什么要做七?人的灵魂出窍脱离凡胎肉体,虚无缥缈到尘世间,到底去往那里?活着的人不过是为亡灵超度,让他一路走好!方能功德*。“七七”四十九天就是为死者祭祀。而"百日",周年,忌日,都是一个记念方式。悼念死者,寄托哀思!
说起做七,农村风俗确实有诸多讲究。
人死后地理先生首先排好七单,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满七。那一天犯七,就是与农历七,十七,二十七为碰撞日,称之为“撞七",“犯七”。必须在半夜三更不睡觉到死者墓地,插上小白旗,犯一七就插七根,依次类推。另外还有"回避"就是掉魂,在这一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死者亡灵要回来看望一下,就是用面盆,里面放上水,凡是与死者最后见面的必须到场,每个人朝面盆照一下,放一个银元,就是一块钱。死者会从面盆中看到各人面孔,凡来者不理发,不化妆,不剃胡须。家里灯火通明,一直到鸡叫才结束。
说到七,是祭祀的开场白,一份感恩,一份惦念,至于死者去往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一七"女儿是不参加的,由儿子儿媳在家里祭奠,家里应该留有死者牌位,及画像。弄上几个菜,哭上几声,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情。烧七,是每个七要添人,寓意为兴旺发达,人丁兴旺。祭奠的供品随着人的心意来,每天还要供饭,不能让死者饿着,因为还没有扎下根来。
在七里还有一个祭祀大典,各地有所差异。有“三七",也有"五七"。而我们这里是"六七",亲戚朋友全来祭拜,有的人家还要请和尚做法事,超度亡灵。说起来比较隆重。女儿女婿,及侄女婿,孙女婿,还要扎纸品及牌楼,还要备一桌菜来供奉,这一桌菜不是简简单单,用两个大桌并合而成,十几个荤菜,十几种供果。根据情况还要放焰口,请十多个道土为死者超度。儿子们准备宴席招待亲戚朋友,一般由七里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中午结束。如果要烧掉死者衣物,也在这一天进行,因为有和尚念经超度。如果家里不留牌位,这一天也可以脱孝,带上红毛巾,有孝布的全都领到,在墓地燃放鞭炮,各人散几块糖果,除灵就大功告成了。趁着亲戚朋友全在,烧了烧了,一了百了。
人死如灯灭,人刚开始去世有点依依不舍,割舍不下的惦记,随着七里功德*后,渐渐的就是缅怀,祭扫,以后那是随心而动,你有这一份心意就行!在世多奉一杯茶,胜似死后十叩头。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丧葬规矩各地都不相同,这里的不相同指的是细节上有出入,大规矩上还都是差不多的。
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地方停灵三天,有的地方停灵五天,有的则是七天,这些就是细节上的不同。大致相同的地方则是都会守孝,比如我们常说的“伏三”、“四七”、“百天”、“周年”、“三周年”。
但是,守孝也是稍有区别的,大方向相同,可小细节总有出入,这主要是我国地大物博,所谓十里改规矩,百里不同俗,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在老人去世已经下葬后,还有什么规矩是需要注意的呢?
黑嫂个人对于农村丧葬习俗非常有兴趣,所以了解的也比较多,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各地规矩有出入,所以黑嫂所说仅代表我们这里,黑嫂坐标在豫北。(图片也是我自己拍的)
一、关于过“七”
人去世下葬后,头一个需要纪念的是日子是“伏三”,也叫“复三”,也就是出殡后的第三天,在过去,这一天是需要动亲戚的,亲戚都来,大家去坟上上坟,然后回来吃顿饭,这就结束了。
伏三过后就是四七,所谓四七,就是四个七天,也就是二十八天,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不是从出殡后开始算的,是从人去世那一天开始算的。这一天,也是亲戚要来,过程和伏三都差不多,上坟和吃饭。
由于伏三和四七相差的天数并不多,而且过程也差不多,所以现代人将这两个规矩给简化了,就是伏三和四七集中在一天给办了。选的日子就是伏三这一天,也就是人出殡后第三天,亲戚来了后,上坟吃完饭回去,到了四七时就不用来了,等于两个日子一起过了。
这是去世头一个月需要办的,后面还有无数的日子要办。主要是办“七”,比如五七,比如七七。
就是以七天为间隔,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伏三和四七,剩下的办七并不用亲戚再来,就是老人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女儿、女婿,这些亲近的人一起到坟上给老人上坟就可以了。
当这些七办完好,就要进入“办年”了。
二、关于办“年”
古代人讲老人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清朝*父母去世,儿子要丁优三年,其实也就是守孝。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办完七七,就不再办七了,剩下的就是办年,啥是办年呢?就是逢年纪念。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办年不是以我们常常过的年为单位的,是以老人去世那一天为起点开始算起的。
比如说老人三月初五去世,那到来年三月初五就是一年,以此类推。
一般情况下,农村对于一年和二年是不会大操办的,一年和两年时,但这里面也有区别。
一年时,是需要动亲戚的,也就是亲戚要来,过程仍然是上坟和吃饭。而二年时则不动亲戚,就是儿子女儿们上下坟就可以了。
到了三年时,则又要隆重许多,其实这个办三年是远古流传下来的,因为古代讲究守孝三年,三年过后才算出孝,所以,这个三年要大办一年。
这年三年的过程,其实跟老人去世时要操办的流程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这已经是半喜丧了,大家没有那么悲伤,毕竟已经三年了,守孝三年期满。过后,家里过年时也能贴对联了,也没有别的忌讳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人忌讳闰月,比如说老人三周年的这一年有闰月,那么就会提前到二年把三周年给办了。
三周年结束,守孝完毕。
最后:最后黑嫂仍然要说,这只是我们这里的规矩,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所以没有代表性,只代表我们这里。另外,这个丧葬习俗,个人认为是纪念老人的一种特殊风俗习惯,这跟迷信完全无关,我们中国人讲究个孝,而这也是体现孝的一部分。所以,一些人认为这是糟粕需要抛弃时,黑嫂是不赞同的,流传下来的,的确有糟粕,但对于孝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成为糟粕,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关键词:二月下旬去运城旅游攻略
问一下,祭奠习俗中,三七,五七,百天,哪个最重要,还有百天重要吗?
1. 三七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三个七天,这是部分地区的祭奠习俗中比较重要的祭日之一。在这一天,家人和朋友会前往墓地祭拜,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2. 五七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五个七天,也是部分地区的祭奠习俗中比较重要的祭日之一。在这一天,家人和朋友会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
亲人去世,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一百天分别代表什么
1. 头七:这是逝者去世后的第一个七天,通常由儿子来主持纪念活动,包括烧纸钱、烧香和准备牲畜菜肴等以祭奠逝者。2. 三七:女儿会在这个纪念日负责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是烧纸钱和烧所谓的败闭香。3. 五七:出嫁的女儿会处理这个纪念日的活动,主要包括烧纸钱和烧香。4. 七七:又称为满七,是逝者去世...
亲人去世,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一百天分别代表什么
5、百天以后:烧香祭祀。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现在通常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各地丧葬风俗可能有不同。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 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
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样习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吗
1. 农村老人去世前的习俗:在老人临终前,家属会召集亲人前来见最后一面,以示对老人的尊重和告别。这也有助于在老人去世后,家人们能够共同分担悲痛,共同处理后事。2. 穿衣裳的习俗:老人去世后,会立即派人去请人来为老人穿衣裳。这个环节通常由一些胆大、身材魁梧的人来完成。如果没有提前准备,...
老人去世后的禁忌头七、三七,五七怎样算?
家人过世,烧头七,三七,五七,百天是自古的丧葬风俗:1、头七由儿子处理:烧纸钱、烧香、备家畜菜肴奠祭。2、三七由女儿处理:烧纸钱、烧香。3、五七由出嫁孙女处理:烧纸钱、烧香。4、七七为满七由儿子处理:烧纸钱、烧香、备家畜菜肴奠祭。5、白天以后:烧香祭祀。
家人去世第七天,烧头七,三七,五七,百天都需要烧什么?
烧头七,三七,五七,百天丧葬风俗的来源:1、自古中国丧葬风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风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宅院、烧纸等程序。(骨灰盒在殡仪馆寄存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
家人去世第七天,烧头七,三七,五七,百天都需要烧什么?
1. 头七(第一个七天):这是死者离开后的第一个七天。家属会在家中的灵座前进行祭拜,烧纸钱和灵屋等物品。在一些地方,家属还会放置一只空鸡蛋在清水中,以象征死者灵魂的纯洁。2. 三七(第三个七天):家属继续进行祭奠,女儿会准备丰盛的祭品来娘家祭奠。有钱人家可能会请戏班演戏,以表达对亡者...
家人去世第七天,烧头七,三七,五七,百天都需要烧什么?
家人去世后的第七天,我们称之为“头七”,这一天通常由儿子来主持祭祀活动。他们会烧纸钱、烧香,并准备家畜和菜肴来奠祭。接下来的第三天,也就是“三七”,女儿会承担起祭祀的责任。她们会烧纸钱和香,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纪念。第五天,也就是“五七”,由出嫁的孙女来处理。她们同样会烧纸钱和香...
人死后为什么要烧一七,三七,五七,七七纸?
也就是说头七是死后第七日子时,就是现在的第六天23点至第七天凌晨一点,就是“6天尾7天的头”。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
老人去世后的头七、三七,五七怎样算的?
从老人去世之日起,每过七天进行一次祭祀,这样的周期被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末七”,共计四十九天。在“头七”这一天,有说法认为逝者的灵魂会回家告别,这属于民间的迷信观念。头七是中国传统丧葬习俗的一部分,意味着死者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