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8: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8:15
⒈作业基础管理把企业的作业链视为价值链、顾客链、责任链,通过作业性质评价,将责任制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密切相关的作业组成的集合体,最终为满足顾客需要而服务。这个集合体中的作业分为两类:创造价值增值和非价值增值的作业,并形成一条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例如,企业从市场调查开始,进行产品设计、采购原材料、生产准备、设备调整、正式生产、存货收发到市场营销的一系列作业,就构成了一条作业链。在这条作业链中,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实现一定的价值。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在企业的作业链中,前一项作业为后一项作业提供服务,满足后一项作业的需要,后一项作业是前一项作业的顾客,因而,作业链同时又是一条顾客链。在这条顾客链中,前后作业的责任明确,前一项作业按后一项作业的需求来操作,每一项作业都成为一个责任中心,有利于有效地控制质量和成本,这样又形成了一条责任链。由此可见,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的作业链是价值链、顾客链、责任链的有机统一体。
为适应新的企业观,企业管理的着眼点和着重点应从传统的“产品”上转移到“作业”上来,加强作业基础管理。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水平,有利于溯本求源,设法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Non一、alu。一addedActivity),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在持续改进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从顾客收回的价值。
⒉作业基础管理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运用更广义的管理思想和更广泛的信息基础形成的管理方法。
作业基础管理借助作业成本法(Activity一BasedCosting,简称ABC)使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企业的业务活动和行为—从顾客、分部、产品或服务、产品系列、地域、业务链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考虑成本和利润。
作业成本法把成本计算的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从前因看,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形成一个作业的必要性如何?要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因为溯本求源,正是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决定生产的作业组成和每一作业预期的资源水平以及预期产品最终可对顾客提供的价值大小。从后果看,作业执行以至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耗费可对产品最终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作出多大贡献?对所有这些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寻求最有利的产品和顾客以及相应投资方向,并将企业置于不断改进的环境中,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整个价值链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见,作业成本法是作业基础管理的基础和中介,它作为一个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系统,贯穿于作业基础管理的始终,通过对所有作业的追踪进行动态反映,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作用,以促进作业基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⒊作业基础管理从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竞争性盈利目标出发,追求零缺陷、零库存、高价值作业,实现企业战略管理。
作业基础管理认为,与存货相关的作业(如存储、搬运、保管等)都不能为最终产品增加价值,因此必须消灭存货,实现零库存。而要做到零库存,要求实行准时生产系统(JIT),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资源进行调整。如此不断循环,使成本不断降低,计划和控制水平也随之不断简化和提高,JIT视库存为一种浪费,废品则是更大的浪费。要使生产准时进行,不能出现任何残次品,否则将打乱准时生产体系,因此准时制要求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使所有产品达到零缺陷,达到顾客满意。
此外,作业基础管理将市场机制引人企业内部,将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引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形成“成本一票否决”、“质量一票否决”的优胜劣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