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1: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16:37
一、TNM分期的原则
20世纪中叶TNM形成的初期,手术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TNM分期主要是为适应手术治疗而制订的。T代表了原发肿瘤本身的情况,N代表引流淋巴结的受侵,M代表远处转移。在TNM三个字母右下方附加一些数字,表明某一具体肿瘤恶化的范围程度,如T0、T1、T2、T3、T4;N0、N1、N2、N3;M0、M1 。
T表明原发肿瘤,根据肿瘤大小和局部范围分为四级(T1、T2、T3、T4),此级标准在各个部位(器官)的肿瘤均有所不同,在许多部还可加上另外两种分级:Tis(原位癌)及T0(未见原发肿瘤)。
N用以说明区域淋巴结的情况,按淋巴结的受累范围可分为四级(N0、N1、N2、N3),其标准在各个部位不同。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以作出估计时,则用符号Nx。对于多数肿瘤来说,
M代表远处转移,M0代表无远处转移,M1代表有远处转移。早期是无淋巴结转移,中期是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但仍可切除,晚期是不能手术切除的同义语。这些概念延用至今,可以看出有些虽然是不足的,从现在角度来看,应当再有M2、M3,分别代表都有哪些组织或器官受侵,也应标明受侵的程度。
半个世纪以来,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组织下,这一系统不断充实、完善,已经成为临床肿瘤学界的“共同语言”。但从现在肿瘤临床研究和治疗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很多不足。不但如此,应当有能够反映肿瘤发展趋向(速度)和机体方面的指标才能比较全面地指导治疗和预测可能的预后。
通过对每一部位的癌症侵犯的范围精确的描述和组织学分类,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计划;
2、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人的预后;
3、有助于评价疗效;
4、有利于各治疗中心的信息交流;
5、有利于对人类癌症的的连续研究。
通过T0、T1、T2、T3、T4;N0、N1、N2、N3;M0、M1即可简明扼要地描述肿瘤侵犯的范围。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癌症的基本规则为:
1、在各部位的TNM分类中全部病例均应有组织学证实,无组织学证实者应另作报告。同时,应作必要的检查以满足确定T、N、M的需要;每一肿瘤有两种分类:
(1)临床分类(治疗前临床分类):以TNM(或cTNM)表示之。这一分类法是基于未经治疗前,来自体检、影像学、内窥镜、活组织切片及其他各种有关检查和手术探查所获得的证据。如需要详细的分类,可采用细分法(T1a、T1b或N2a、N2b等)。
(2)病理学分类(手术后组织病理学分类):以pTNM表示之。这一分类法是基于未经治疗前所获得的诊断依据,再由手术和病理检查所获得的其他诊断依据来补充或修正。对原发肿瘤(pT)的病理诊断,需切除原发肿瘤或进行能最大范围地估计原发肿瘤的或组织检查。对区域性淋巴结的病理诊断(pN),需清除足够数量的淋巴结,方能证实区域淋巴结无转移(pNO或pN)的最严重级。对远处转移的病理诊断(pM),需作组织学检查。
pT--原发肿瘤
pTx:术后对原发肿瘤不能作出组织病理学估计。
pTo: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pTis:原位癌。
pT4:术后组织学证实的原发肿瘤范围(按序递增)。
pN一区域淋巴结
pNx:术后对区域淋巴结不能作出组织病理学估计。
pN0: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pN2,pN3: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区域淋巴结受累范围(按顺序递增)。
(注:原发肿瘤直接蔓延侵入淋巴结,分类上归为淋巴结转移。当淋巴结大小作为pN
分类的一个标准时(如乳腺癌),则测定其转移部分的大小,而不是测定整个淋巴结。
pM--远处转移
pMx.对远处转移不能做出组织病理学估计;
pMo:组织病理学检查无远处转移;
pMl:组织病理学证实有远处转移。进一步指明PMl转移部位的代号见前述。
2、分期确定T、N、M和/或PT、PN、PM后,就可依此来分期。TNM分类和分期一经确定后,在病例记录中即不得更改。临床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是必要的,而病理分期则提供最确切的资料,来估计预后和预测最终转归。
TNM系统分类确切合理,并一目了然地记录了疾病的解剖范围。对某肿瘤而言,T分为四级,N分为三级,M分为二级。这样,TNM就有24个组别。因此为了便于分析及列表显示,有必要把这些组别归纳成为数个合适的TNM期别。采取这样的分期,是为了尽可能使同一期内的癌症病例,就生存的基础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而不同期别的生存率差别显著。
二、其他分期
另有一些肿瘤,TNM分期不能准确反映与预后的关系,或在诊断时即是全身性疾病,因之为了解决治疗问题需要另外建立分期系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