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普洱贡茶的加工制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7 14: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01:53
在勐腊县象明乡的倚邦、曼庄、革登、莽枝古茶山,传统上,许多茶农沿袭着春季采摘“芽茶”的独特习俗,这与清朝时期宫廷对贡茶的严格规定密不可分。
据祖上曾参与制作贡茶的老人讲述,清代宫廷对贡茶的要求极为苛刻。每年冬季,官府会预先整理茶树,确保只采嫩芽。一旦新芽冒出,公文就会逐级下达,官差会亲临监督采摘和制作过程。茶农如倚邦土司,需密切关注茶树生长,确保在芽尖适当时采摘,要求制作者仔细处理,不得损伤茶叶。晒制茶叶时,传统的方法是在约一点五米高的竹楼(晒掌)上用簸箕或篾席晾晒。
贡茶的种类有严格的规定,如“毛尖”只采白毫未展开的嫩芽,而“芽茶”则需在小满前的三月底至四月初采摘。采摘后,官差会先品尝,确认无异味后才允许收取。茶叶入库前,官差还会进行严格检查。在清初以前,各户茶农制作的“紧茶”经过官府审查,但自顺治十八年到雍正六年,官方在倚邦设立“贡茶厂”进行集中加工。
“紧茶”样式中,除特殊情况由官方指定的茶庄加工饼茶外,其余一律制成“人头团茶”。民间商贩不得参与此类茶的制作和流通。在加工贡茶前,官府会选拔技术精湛、态度端正的制茶师傅,由御医进行体检,只有合格者才能参与。贡茶加工房采取封闭式管理,制茶师需穿着规定工作服,进出厂房有严格检查和监督,以确保茶叶质量和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