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7 01: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7 08:40
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针对北元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意图推翻蒙元暴政,解救中原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一次北征发生在1370年,以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将,率领精锐部队攻城略地,迅速占领了山东诸郡。
第二次北伐在1372年,朱元璋再次强调了军纪,发布了宋濂起草的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份檄文在中原地区引起了广泛共鸣。此次行动成功占领开封和河南,平定了潼关。
决定性的一次是第三次北伐,于1380年展开。朱元璋的军队在八月攻克了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被迫弃城逃往漠北,结束了蒙元对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统治。这标志着汉人重新掌握了政权,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建国号大明,开始了洪武朝的统治。
在后续的征战中,1371年明军入川,平定四川;1381年,朱元璋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1387年,辽东也被平定,除了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得以光复。这三次北伐不仅巩固了大明的疆域,也实现了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理想,使他从一个贫苦的牧童和小行僧,成为了明朝的开创者,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对北元进行第三次北征,命西平侯沐英率其陕西明军进攻,侦察到北元脱火赤到达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急行军七昼夜,渡黄河,经宁夏翻贺兰山,距敌营50里,分兵四路,乘夜合围,明军俘敌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