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添西子风流态,茶蕴东坡翰墨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7 16: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7:34
年年春天在茶山度过,杭州又是必到之处,因为这里不仅有天下闻名的西湖龙井,有晴时潋滟,雨色空濛的西子湖,还有我茶中挚友陈刚。每年来这里带学生们参观茶山,研评龙井都是他来为我安排。这次他还为单我准备了一个幽静的品茶所在——永福禅寺茶室。
永福寺在灵隐寺的上面,据记载,“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余年”,古称资岩寺,直到北宋时,才称其为永福寺,后败落,2004年重建。永福寺有个福泉茶院。我们车开到寺院后门。进寺后,在如画的环境中我们品了明前龙井茶,随后又享受了一顿上好的斋饭。大家纷纷留影赏景,陈刚同我聊起了茶,从如何概括中国茶道到了日本茶道的精神,一直谈到了径山茶。
径山茶原为佛茶一种,是禅宗茶礼之源头,日本茶道之起点。径山主峰坐落于浙江余杭境内,是天目山延伸之东北峰,因山通天目而得名。山势秀美,林木葱郁。东坡尝有诗云:“众峰来自天目山,势如骏马奔平川,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蹬相回旋,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山上径山寺建于唐,至宋、元为我国东南禅林之冠。现径山寺后洞穴,即是著名的龙井,据说此水饮之可疗疾。我前年在陈刚的陪同下前去访寺问泉。其寺过新,感觉不到禅茶祖庭的氛围;其泉仍在,饮之清冽,果是好水,想来泡茶应不会差的。
宋时径山寺盛行“茶宴”,此乃径山僧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仪式,茶宴在布置洁净的明月堂举行,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据传其程式有:献茶、闻香、观色、品味、泡茶、交谈。日本赴径山拜师求学的圣一国师园景辨园于宋仁佑二年(1241年)从径山回国内,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内中有程序严格的茶礼。
据历史记载,当将军义政询问珠光何为茶道大意时,珠光答道:“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人下泰平”。村田珠光为茶道所确立的禅的指南一直被继承为日本茶道思想的核心,即:和敬清寂。初识陈刚不久,我曾因他之请以此为题写藏头诗一首,诗曰:“和风细雨赵州天,敬拜高僧松院边。清议禅机闻法语,寂然界上道茶缘。”
诗中暗用了禅宗“吃茶去”的公案,他非常喜欢,特请北京书家李欣先生抄录出来。
由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很多人误以为茶道是日本特有的,包括一些茶文化工作者也以“茶艺”一词替代“茶道”,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日本茶道只是将出自禅宗寺院的茶礼进一步宗教化,但绝不能掩盖中国茶道的光芒。
我国当代茶人在归纳中国茶道精神时受日本影响过大,无论是“和静怡真”还是“廉美和静”(还有一些其他提法)都明显受日本四字结构影响,其实大可不必。中国有自己的茶道思想,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是禅茶一味,天人合一。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对茶道的理解各有出色之处,然而还是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最了解茶,故此在以茶悟道上走得最彻底。他在《饮茶歌》中直接唱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饮下一碗好茶即可涤去昏昏欲睡的感觉,心情开朗,天地之间一片光明。(坐禅之初境)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饮下两碗好茶令我神淸气爽,像一场春雨忽至,洗去轻扬的尘土。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饮下三碗好茶即可豁然悟道,何须苦苦寻找破除烦恼的方法。(集已断,道已证)
至于他说的“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更是直接说出了他理解的茶道应具有“全尔真”的特点。
“全”,动词,保全;“真”,天性,天命之意。“全真”,保全天性。这一说法始见于《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写孔子去劝说盗跖却遭到盗跖的斥责,其中有一句为:
盗跖大怒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意思是:你孔丘所说的,全是我要废弃的,你赶快离开这里滚回去,不要再说了!你的那套主张,颠狂失性钻营奔逐,全都是巧诈、虚伪的东西,不可能用来保全率真天性,有什么好谈论的呢!”
这里的“全真”即是保全天性的意思,皎然诗中的“全尔真”则是“(茶道)可以保全你的天性”之意。这是我们了解中国茶道的钥匙,也许总结中国茶道的特点应该从这里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