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14: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5:41
白芥子具有多种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胃寒引发的呕吐和食物不消化,以及心腹部位的疼痛。同时,对于肺寒引起的咳嗽,白芥子也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
其次,白芥子对于痛痹和喉痹的治疗也有显著效果,能够舒缓因这些病症导致的不适。此外,它对于阴疽和流痰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跌打损伤的疼痛和肿胀,也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古代的药典中,白芥子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例如,《别录》记载,它可以用于治疗射工和气滞不畅的情况,可制成丸剂服用,或者捣碎后与醋混合外敷。陶弘景提到,它能去除邪恶疰气和喉痹,具有良好的鼻通作用。
《日华子本草》中,白芥子被用于治疗风毒肿和麻痹,醋研后外敷效果显著。对于因扑损导致的瘀血和腰痛,甚至肾冷,白芥子与生姜研磨后温热涂抹,能够提供舒缓。在心痛症状上,酒醋混合白芥子可作为缓解药物。
《日用本草》建议,将白芥子研末用水调和后涂在头部,有助于止衄血。而在《纲目》中,白芥子的作用进一步扩展,它不仅能够温中散寒,还能够豁痰利窍,适用于胃寒、风冷、气痛以及口噤唇紧等症状,并能消散痈肿和瘀血。
最后,《分类草药性》中提到,白芥子还能用于治疗肿毒和止血痢,显示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黄芥子:较小,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少数呈暗红棕色。研碎后加水浸湿,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