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青天真是个黑脸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9: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8:47
电视里的包青天一张炭黑脸,额头长一个小月牙,目光如炬,不苟言笑,一身浩然正气。据说历史上包青天其实不是黑脸,额头也没有那个月牙儿,他本是个面容白净俊秀,儒雅端庄的人,只是性格深沉严肃,不苟言笑。包公祠内的包公坐像、刻像也都是面容白净。即便在包公老家肥东县的包氏宗祠内,包公画像也不是抢镜的黑脸,史书上也没有包公是黑脸的记载。那么为什么在戏曲舞台上,影视剧作品中包公会是这样的形象呢?我想之所以被“黑脸”,是因为他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而铁面正是民间俗称的“黑脸”,所以“包拯黑脸”与真实面貌无关,而是元明以来戏剧中被夸张了的形象,就如戏剧里曹操是白脸奸臣的形象一样。
包公他一生中留下唯一一首诗,而这首诗也是他为官之道的真实写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时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去吊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不畏强权、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伸冤鸣不平,被百姓尊称为 “包青天”、“包公”。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传说包拯审案不分昼夜:日审阳间,夜审阴间。坊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了神明“马国公”,故现在称的“马国公”就是包公本人。
他的所作所为均为大宋的社稷江山跟人民的利益考虑:反对覃恩、重惩贿赂、三弹张尧佐、参倒张方平、抨击宋祁、严惩张可久、力参任弁、七斗王逵任意一件事他都是对事不对人,他上维护国家利益,忠君爱国,他对皇帝十分尊重《包龙图倒坐开封府》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下不损人民利益,这就是他能被人世代传颂成为美谈的原因。
在北宋,平民要告状,必须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诉状,有些官吏就乘机压榨百姓,包公发觉这一弊端就撤了门牌司在开封府公堂门前右边立了一面大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时,不论大小人物一经击鼓鸣冤,包青天定必升堂开审,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陈述冤情。
描写包拯断案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其中元杂曲中,包拯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主持正义又无所不能的包拯,体现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了百姓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元代时,政治黑暗,人民期待清官,就将自己的渴望寄托在文学作品里有无名氏的《陈州粜米》、《盆儿鬼》,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郑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灰阑记》,曾瑞卿的《留鞋记》,武汉臣的《生金阁》等都是描述了包公的公正廉明、断案如神、与为民做主的形象。
小说《龙图公案》里的包拯,既维护皇权,又刚正不阿,替民众伸冤,显示了一个廉政官员所具有的正直品质和内在魅力,他日断阳夜断阴被神话为文曲星下凡。与元曲逐渐神化的包拯相比,明代文人笔下的包拯神通广大,无论鬼神对他皆是有求必应。《三侠五义》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小说里增加了包拯的身世、师爷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来历的由来,还有三口铜铡、开封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来历,白玉堂等人的内容也更为详尽生动,把包公形象推向顶峰。
包公的清名远播,相传一个少数民族归顺宋朝,他们首领要求宋帝赐他包姓,宋帝就赐他姓包名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08:44
包拯在都城开封担任判官时秉公办事,处理的案件经常牵扯到皇亲国戚,该怎么判还怎么判,因此包拯在百姓心里地位很高,大家都觉得他是“铁面判官”,为了突出这个“无私铁面”,百姓们就把他的戏剧形象弄成了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