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身为皇帝的雍正却经常违背自己的誓言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1 23: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13:06
雍正的金口就信不得。雍正不但空口无凭,就在他信誓旦旦写的保证书,甚至他指天画地发的毒誓,也多半不可信。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小秀才曾静,不知道哪根神经短了路,想起造反了。他听说岳飞有个后代叫岳钟琪,在川陕当总督,权力很大,而且拥兵十万,他就臆想开了:岳钟琪是民族英雄之后,而所谓民族英雄者,实是汉民族之英雄,只会忠汉统,不可能忠满统。在这臆想推理中,他给岳总督写了一封策反信,信中骂雍正弑父杀兄、夺母占媳……把雍正骂得简直狗屎不如,企图策动岳总督举兵反清。
有意思的是,造反事件败露后,雍正对这案子的处理结果出人意料。雍正把曾静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后,不仅没杀他,而且派遣他到全国各地去宣讲政策,现身说法。犯了如此造反大罪与骂君大罪,每一罪都够曾静死一千次,难道真不杀他了?不但曾静本人惶惶不可终日,连时人也多有疑心。这时候,雍正放下身段,向曾静、向群众写起了保证书:我发誓,我绝不杀曾静,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这话放在雍正时是天宪,放在其子乾隆时是祖宪,都是铁书写死了的。看来曾静应该是“改了就是好同志”,睡到自然醒、活到自然死没什么问题了。然而,言犹在耳,乾隆一上台,就完成他老爹没完成的“恨事”,把曾静拉到菜市口,咔嚓一声砍了头。
誓言大概也是分档次的,根据兑现的自觉程度,可分为诺言、誓言、毒誓吧。骗你是狗狗,骗你天打雷劈……这样的誓言才有点发誓的样子。雍正给曾静吃的那颗定心丸,介于诺言与誓言之间,可信度不高,也是自然。可是,雍正发了毒誓,就一定可信吗?未必!
雍正接康熙之班,有所谓“传位于十四子”的野史传说,这个事情真实与否,实难断言;但是,雍正上台,靠的是年羹尧与隆科多等几个心腹大臣,那是连雍正也不能否认的。年羹尧对雍正恩莫大焉,要是市民之间的话,雍正早该垂泪下跪,对着年氏谢“再造之恩”了。确实,年氏对雍正不但有扶植之恩,而且有保其江山之勋。雍正初登大位,青海发生叛乱,年氏奉命出征,一举平息。年氏南征北战,为雍正尽犬马之劳,雍正对他感恩戴德,非比寻常。
有次年氏又要出征,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风声,他有点踌躇。雍正见状,不是臣子向皇上表忠心,而是相反,皇上向臣子发誓了:“尔此番出征,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看看,拿天拿地拿神明说事儿了,“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人民也”。
这段话中,如果不是那一口一个朕字,没几人会相信这是皇帝所说,倒像山野草民市井小民在那里赌咒:我肯定不会对不起你,如果对不起你,我当你的儿子;如果我的儿子对不起你,那不是我养的儿子,是狗娘养的儿子!他不但将自己拉在誓言里,而且将全国人民、子孙万代都拉在誓言里。这些都是当着天、当着地、当着三尺头上有神明发的,实在是很毒很毒的毒誓了。
其实,在发这番毒誓之时,雍正已经准备对年氏下毒手了。年氏自恃劳苦功高,不可一世,唯我独尊,越来越不像话了,还将权柄操持己手,大有逾制之处。年氏吃饭叫做“用膳”,请客叫做“排宴”,接见部下叫做“引见”,送人东西叫做“恩赐”,真有皇帝那般排场了。不但有臣子向雍正告阴状,雍正自己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万事俱备,只欠时辰,时辰一到,就举屠刀,杀无赦!雍正上回处理曾静,交给子孙去办,为什么?因为上回他没发毒誓;这回就不给后代出难题了,让子孙担起毒誓总是不好的,他就负起全责了。
朱元璋也曾给帮他打天下者发过许多免死金牌,但他想杀谁不是照样杀了?皇上的金口可信吗?皇上的毒誓可信吗?皇上的铁券可信吗?
事实上,几乎所有皇上在台上台下都喊过“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的口号,都刷过“从来为治之道,莫先于爱民”的标语,都做过“导民务为第一要政”的文章,摆出一副群众利益至上、以民为本的模样,可到头来,践诺者有几人?
任何人的毒誓都可信,唯独谁一旦发毒誓,后果很严重?
发毒誓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什么的作抵押,让别人信服,如若违背天打雷劈或者是家破人亡等等,雍正就发过毒誓但是依然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雍正坐上皇位年羹尧的贡献最大,他不仅拥护雍正为君王,更是帮助雍正守住了天下,有次雍正为了让年羹尧安心出征便对他许下了毒誓,雍正表示不仅是他自己,连带着他的子孙...
乾隆皇帝爱权如命,却为何他要提前禅让皇位?
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也就是说,乾隆爷把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作了明确的安排。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遇重要军国大事及官员任免,仍由太上皇亲自处理,而且新任府道及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面前谢恩。他自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
雍正发誓不杀曾静,乾隆继位后为何马上就将曾静凌迟处死?
话虽这么说,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像唐太宗这样心胸开阔、一言九鼎,比如说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敢明目张胆的违背父亲雍正立下的誓言,将一个小秀才凌迟处死。 这个小秀才名叫曾静,在雍正刚当上皇上那年,他前去参加科举考试,路上不知从哪得到了几本吕留良(吕四娘的爹)写的反清复明的书,结果曾静立刻热血沸腾开始筹划...
当年雍正为啥先娶宜修,后来又喜欢纯元?从一开始就是大阴谋!
雍正还对她立下“死生不复相见”的誓言,最后甄嬛又将其所有的痕迹抹去,让历史上没有她的存在。也许大家会说,宜修落得这样的结局,都是因为她太坏了!但是,归根结底,她变坏都是因为雍正负了她,对自己的亲姐姐宠爱有加,还把说好的位子也给了她的亲姐姐。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年雍正为啥先...
乾隆83岁写下“禅”字,大臣们拍手称赞,和珅看后为何已知在劫难逃?
对此,我只想说,别扯了,乾隆之所以会立下这个誓言,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真的能活那么久。乾隆即位的时候,已经25岁了,自己要是能当60年的皇帝,那就85岁了,要知道他爷爷康熙活了68岁,他爹爹雍正活了57岁,于是便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活他个85岁。可谁曾想,乾隆那么能活,这连他自己都...
雍正对待亲兄弟是十分残忍无情,但为何对反清逆犯却是如此宽容呢?
因为雍正和他的亲兄弟,为了争夺皇位,曾经斗得死去活来,所以他对他的兄弟们十分的残忍无情,而对一些反清的逆贼,他就宽容得多,就处罚的比较轻,想让他们反过来为他来卖力。
在如懿断发中,皇帝为什么不直接废后呢?
当年雍正皇帝对待皇后乌拉那拉氏就是如此,收回皇后宝册,囚禁于冷宫,但是对外绝不宣布废后,而继位的乾隆皇帝是个极其重视自己声誉的人,他也不会自毁名声,因此才会效仿先帝的做法。碍于情面 两人青梅竹马长大,风雨同舟那么多年,这情分不是说丢就丢的。如懿只是个性太倔强了,要是服软一点,不会落得...
雍正帝是不是被吕四娘砍去脑袋而死?
1. 在夜幕降临时,故宫的宏伟建筑逐渐被昏暗所笼罩。雍正皇帝,如同往常一样,正在选择今晚陪伴他入眠的宫女。尽管作为一国之君,拥有众多后宫佳丽,但皇帝对于新鲜面孔的喜爱是无可避免的。他目光落在桌上的绿头牌上,一个陌生的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决定翻牌子。2. 不多时,一位容貌秀丽的女子在...
雍正后面是哪位儿子当皇上?
雍正帝继承人选择:雍正皇四子弘历在康熙时代曾经被康熙接近皇宫亲自教导,此时又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子了,所以弘历就成了第一人选。至于硕果仅存的皇五子弘昼,看到三哥弘时的下场后,立即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政治立场,尤其喜欢活出丧,自己主持自己的葬礼,谁哭的最好就给谁最多的赏钱,以表示自己行事荒唐,...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退休之后的乾隆皇帝,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虽然是太上皇,手中却掌握着大权。朝廷的小事情,就由嘉庆皇帝去负责。军国大事,就由乾隆皇帝自己进行决策。如果乾隆皇帝没有亲自下圣旨,嘉庆也是一样事也做不了。可以看到,在乾隆当太上皇的三年内,嘉庆皇帝如同一个傀儡。史书上对皇帝记载都是很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