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6 23: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1:58
古代中国存在着一种重要的观念,即华夷之辨,又称为“夷夏之辨”,意在区分开华夏文明中心的中原族群与周边较为落后的蛮夷。最初,华夏族群以其文明礼义为区分标准,文明程度高的被称作华或夏,如周王室及其封国鲁、晋等,而文化较低的则被视为夷或蛮夷。孔子的《春秋大义》提倡尊王攘夷,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文明的进步,一些原本被视为蛮夷的地区,如楚国,因其文化发展而改变地位。
中华文明以其衣冠礼仪为显著标志,如《周易·系辞下》记载的黄帝、尧、舜的衣裳制度。周公制定的周礼更是儒家尊崇的核心,衣冠礼仪常被用来象征文明程度。起初,诸侯国如姬姓、姜姓等,因其继承华夏文明而被称作诸夏,而那些不符合礼仪标准的,即使出自黄炎之族,也可能被视为夷狄。
在地理位置上,华夏居于中央,周边的“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则根据方位划分。中国皇帝被视为天子,皇朝则被称为天朝,其他国家则以贡国和属国的身份存在。华夷之辨不仅体现在地位上,更体现在文化认同和影响上,周边国家接受中华思想,自称为华夏或中国,共同构成了中华世界,也就是儒家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
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经历了血缘、地缘到文化因素的演变,其中文化因素在先秦以后占据主导。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以文明程度而非单一的血缘或地域来区分华夏与蛮夷,体现了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精神。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文化礼义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