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6 1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14:33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氧化剂的特性[3] 1.氧化性或助燃性 当氧化剂与还原性物质接触时可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这些氧化剂虽然本身不能燃烧,但在较高温度下可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或其他助燃气体,使所接触的易燃物与有机物更容易着火,引起火灾或爆炸。如:常见的氧化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硝酸钾、双氧水等。 2.受热分解性氧化剂本身性质不稳定,在受到热冲击(包括明火、撞击、震动、摩擦)时可能发生迅速分解,分解出原子氧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若接触易燃物、有机物,特别是与木炭粉、硫黄粉、淀粉等粉末状可燃物混合时,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可燃性虽然大多数氧化剂都是不燃物质,但也有少数有机氧化剂具有可燃性,如硝酸胍、硝酸脲、高氯酸醋酐溶液、四硝基甲烷等,不仅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与可燃性物质结合可引起着火或爆炸,着火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与即可燃烧。 4.与可燃液体作用的自燃性氧化剂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一些可燃液体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而自燃。如:高锰酸钾与丙三醇(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钠与甲醇或乙酸(醋酸)接触、铬酸与丙酮或乙酸异戊酯(香蕉水)接触等,都能自燃起火。 5.与酸作用的分解性大多数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更强,有些氧化剂能和强酸类液体发生剧烈反应,有的放出剧毒性气体,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如:过氧化钠与硫酸接触、高锰酸钾与硫酸接触、氯酸钾与硝酸接触,分别能生成过氧化氢、高锰酸、氯酸、硝酸盐等一些性质很不稳定的氧化剂,极易分解而引起着火或爆炸,都是十分危险的。 6.与水作用的分解性大多数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水性,吸水后溶化、流失或变质。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质燃爆。如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原子氧;漂白粉吸水后,不仅能放出原子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高锰酸锌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 7.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的分解性在氧化剂中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之间接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着火或爆炸。因为弱氧化剂遇到比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时,又呈还原性,如漂白粉、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当遇到氯酸盐、硝酸盐等氧化剂时,即显示还原性,并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如将硝酸铵与亚硝酸钠混合时,可能分解生成硝酸钠和危险性更大的亚硝酸铵。 8.有毒和腐蚀性氧化剂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过氧化氢(双氧水)。有的氧化剂同时还具有毒性,如:三氧化铬、过氧化钡、漂白粉,它们既能灼伤皮肤,还能致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