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免疫力有何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1 20: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2:36
情绪会影响免疫力,下降情绪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各项基本技能的稳定,甚至于能让身体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免疫力也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帮助身体抵抗外界的一些细菌和病毒。免疫力就是良医,大多数人健康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免疫力来化解掉。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一直比较激动的话,那么身体表面的皮肤也会出现发热、变红的迹象。而人要是变得紧张或者是愤怒的话,皮肤可能会变得比较苍白,体温也会下降。情绪上面的突然转变,其实很容易让皮肤变得敏感,从而出现过敏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自己的毛发生长。
而这些都是人体最表面的一些部位,这些地方都能受到情绪的影响,更不要说是内在了。
抑郁、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平衡,让精神变得更加紧张,神经变得衰弱,人也容易失眠。经常失眠的人,身体会变得更不好,各种健康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说情绪上的变化对身体的健康是一个连锁的反应,慢慢渗透到大家的生活中去。
相反,愉快、喜悦的情绪往往会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可以减轻身体的疲劳感,对免疫力也有一个很好的提高,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
1:识别与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出现担心、紧张、恐惧情绪时,绝大多数人是面临威胁时的正常反应,这种反应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处的,这种情绪可以调动内在生理和心理资源。所以,当我们感受到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不用试图去排斥它,而是体验这种情绪、接受这种情绪。当接纳情绪后,就会发现这种情绪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灾难,带着这种情绪,重新去建立自己新的生活规律,尽可能坚持正常的生活,这种情绪就会逐渐消失。
2:矫正自己非理性的错误想法,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问题。生活中,当一个人出现不好的想法,就会随之出现负性情绪,并出现相应的行为活动。
3:改变行为模式,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问题。认知行为干预理论认为,改变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情绪,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想法——情绪——行为相互改变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而达到改变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目的。
4:寻求社会支持,疏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在我们被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困扰时,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会关系网,寻求必要的帮助。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同事的交流和支持,负性情绪也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