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中教师如何设计 学生与课文的链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11: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4 09:06
阅读课中,学生与文本的打通是教师屡攻不破的堡垒。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阅读教学特点:一是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二是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任务:1、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2、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教师的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课文的链接。1、找准链接点,即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2、设计链接的通道,即教学的方式、方法。
怎样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基本的路径有三条: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2、补充学生的语文经验,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3、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取决于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1:《草》教学设计片段:
一、 朗读古诗,引入新课。 你会背哪些古诗?
二、 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 看图读课文,说一说:一边读,一边想到了什么?
2. 教师逐句讲解诗句意思,描绘古诗意境,让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重点解释:离离:茂盛;岁:年。枯:干枯;荣:茂盛;尽:完。
四、 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五、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六、 扩展学习,提示阅读。
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
第一:真正找准链接的点,即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
例薛法根老师 《燕子》第一段教学片段:
提问: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小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式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才完整。你认为呢?
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
第二:切实着眼于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出发。
郭初阳老师《弟子规》课例:
请仔细阅读、思考《弟子规·入则孝》的讲义,填写下列内容。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六个字是: , 。因为 。 如果我是父(母),我最想为孩子删去的六个字是 : 。因为 。或者我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一下,把这六个字改成: , 。
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
第三、吃准学生的学习障碍处。
于永正 《草》教学实录:
1、理解“离离原上草”
①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的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②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问: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
生1: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2: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问:那么草原上的草“离离”,是什么意思?(茂盛)具体地说说呢?(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一棵,都昂着头向上长。)
2、“一岁一枯荣”
①谁能用“岁”说一句话?(生1:我今年8岁了。生2:我奶奶今年80岁了,还能做饭。)师问:8岁是8年,1岁呢?(生:1岁就是一年!)
②师画四棵草,让学生辨认分别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的草,结合草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理解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荣,就是茂盛,枯,就是变黄、变干。并让学生在黑板上适当季节下标出枯荣。
如何设计学生与课文的链接通道?
第四、设计灵活多样的、脚手架性质的学习活动。
曹勇军《最后的常春藤叶》四个主要教学环节:
1、交流讨论第一道预习题:画出小说第一、二、三天描写常春藤叶的语句,说说琼珊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物?分角色来读第 33~35小节。教师指导朗读:“唉,可怜的琼珊小姐”,读的时候要轻缓一点,很难过,发自内心。
3、依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描写贝尔曼那天夜里画常春藤叶的场景。
4、讨论:假如欧·亨利把我们想象的这个片段写到小说里面去了,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体会理解欧亨利笔法的好处。
课堂具体学习内容的活动设置:灵活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脚手架 突破学习障碍 发展语文。朗读不仅是感受的途径,更是理解课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