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6: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16:25
小儿肝硬化症状体征各异,早期代偿期可能仅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大和脾脏可能增大,但症状相对较轻。进入失代偿期,病情逐渐显现,患儿会表现出消瘦、乏力,伴随着门脉高压,可能出现腹水、脾功能亢进,出血倾向增加,皮肤上可见肝掌和蜘蛛痣,但婴幼儿期这些症状较少见,常常伴有面色晦暗和贫血。晚期,门脉高压导致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性肝硬化起病缓慢,可能潜伏数年,进展过程较平缓,但坏死后性肝硬化发展迅速,往往在短期内由继发感染引发肝衰竭,病程短至11天,长至2年多。这类肝硬化尤其影响新生儿和婴儿,发展速度较快,可能在数月内导致死亡。
胆汁性肝硬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常表现为发热、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早期可能误诊为急性肝炎。继发性则由肝外胆道梗阻引起,预后和治疗与原发性截然不同,需仔细鉴别。早期肝硬化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胃镜、超声波和肝活检等,以确定早期病变并确定病因,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至关重要。
导致小儿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感染。此外,先天性胆道梗阻及先天性代谢缺陷和遗传病也是小儿肝硬化较常见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