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荆河历史记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2 13: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6 12:36
东荆河,作为汉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其历史足迹在沔阳(现仙桃市)的《沔阳县志》中有所记载。在古代,它曾有不同的名称,如南襄河、中襄河和冲河。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东荆河的主流因监利杨林关堤溃决而发生重大改道,从后河、府场河和唐嘴河改道北流,冲过朱麻、通城、乾沱垸,直至冲断玉带河,最终在中革岭处分成两支,一支通过官垱湖流入唐嘴河,另一支则经罗家湾流至沙湖通顺河,分别从新滩口和沌口汇入长江。中革岭以上的河道在民国21年(1932年)因杨树河堵塞而变为单一河道,下游则保持了清末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洪和调节水流,中革岭以下的河道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如修建洪湖隔堤和沔阳隔堤,阻断了南北向的湖泊支流以及原有的江水通道。1966年,新滩口和水洪口之间的三合垸进行了河道改道,使得东荆河成为一条直通长江的单一河道。
东荆河两岸的堤防距离各异,中革岭以上地区堤距在400-500米之间,河槽宽度在150-450米,沿途分布着联合垸和塘林湖等滩垸。洪水来临时,联合垸南堤与洪湖隔堤间的距离会显著增加,而在石山港以下,由于长江倒灌,堤距通常在3000-4000米,最窄处甚至可达2000米。
东荆河的泄洪流量在一般年份保持在2000-3000立方米/秒,但最大流量可达5060立方米/秒,这一纪录出现在1964年10月7日,同时期刘家沟的水位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35.51米。而河口的拦门沙高度超过30.00米,冬春季节常有断流现象,但汛期时整个河道可实现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