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5 0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5 02:52
《碧水净无尘》(中国画)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赵少昂 作《未完成的老人像》(油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李铁夫 作《护林》(中国画)中国美术馆藏 黎雄才 作●王绍强
核心提示
近百年来,广东美术发展作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不断地为人民群众奉献大批精品力作,哺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名家大师,其改革创新的精神影响着整个中国美术界,成为中国美术各个时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便是站在历史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对广东美术近现代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作一次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整体性回顾和展现。展览自今年7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以来,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更在学术上引发了一连串的“广东美术效应”。
本文从展览策划和美术馆发展的角度,通过深入剖析“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以下简称“百年大展”)的展览策划理念、文化视角和展览形式,探讨历史性展览的叙述模式和策划思路,进一步研究当下美术馆展览多元的表现形态和文化观念,借此引发读者对当代美术馆的社会身份和展览研究价值的辩证思考。
以史学研究作为布展策划
百年大展立足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上,作为展览从论证到形成各个阶段的深度组织者和参与者,广东美术馆对广东和广东美术史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可以说,广东美术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近百年的艺术面貌和文化生态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广东美术自身宏富的史学内涵及其独有的革新精神,在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发展中也起到了开创和引领的关键作用。
相对于历史而言,艺术史可以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视觉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其寻求理解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视觉文化的应用功能和意义的一门人文学科。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北京站和广东站依次举行,两站的展览策划和构思方向紧密围绕“其命惟新”这一主题展开,根据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展览形式和组织上略作调整。展览在广东美术的史学背景下,深入研究广东美术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美学思潮变革,无论作品遴选还是展览策划,皆体现出展览研究科学严谨的文化史观和社会史观。两站展览均将精心甄选的五百多件作品通过“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岁月——为人民服务为时代讴歌”“弄潮擎旗——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和“百花争妍——创新创造再筑高峰”六个主题予以呈现,六大主题板块通过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不同类别的经典作品得到跨时空、全方位的立体展现。
与此同时,广东站主办方广东美术馆由于展场面积相比中国美术馆缩小了将近三分之一,根据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地确保入选作品展出的历史感和完整性,在穗展览被规划为两期进行展出。在史学逻辑和时间线索的纵向布局与广东美术大家由点及面的横向格局相互交织下,我们将地域美术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生态全貌置于一个历史性叙述模式之中。展览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由数位艺术大家“点”睛之笔引入,通过广东近百年众多美术精品组成的展“线”,与展览的史学叙述和时间主轴相呼应,共同构成广东美术近现代之历史性画“面”。与北京站不同的是,广东站将21位大家的主要代表作品独立出来系统地呈现为“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板块,用作品来直观地诠释大家所讨论的“广东现象”。从广东美术的发展史来看,广东地区的几大美术馆、博物馆近些年越发重视挖掘本土艺术资源,特别是像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这样具有特殊贡献的美术大家。与此同时,青年艺术家在老一辈美术大家的历史光辉和传承下茁壮成长,他们的艺术观念和活动日趋多元化、群落化,广东的艺术生态日新月异,涌现出不少后起之秀。总的来说,展览在叙述上“点、线、面”相结合,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元时空的立体视角,宏观脉络与微观细节彼此之间相得益彰,给社会、专家学者和观众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观照广东美术全貌的展览方式,从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伟大历程。
注重视觉概念与观展之道
泰特美术馆总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2013年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策展并没有什么正统的做法,而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从美术馆展览的形式上看,除了常规的藏品陈列展、临时展览、专题个展、公开征集展、周期性或循环性展览之外,历史展也属于众多的展览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历史展重点关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全面梳理和系统回顾为主旨的展览形式。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的展览策划以宏富的史学背景和严谨的学科逻辑为基础,将广东美术在近现代中国美术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清晰地展现出来。从展览主题内容的规划上看,展览以六大主题为核心,主题规划分别按照前三部分以绘画主题和题材为主,后半部分则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贯穿。对于广东美术的整体认识,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历史时期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获得微观上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应置身于历史背景当中,通过结合时代和社会变迁来从宏观上把握广东美术的源流和发展,以此更加全面、富有历史感地展开对广东美术的历史研究,也是对广东美术未来的长远发展所做的一次深入探析。更为重要的是,展览在现场的视觉呈现和展示设计上与展览内容相匹配,通过冲击力较强的视觉表达形态给予展品及展览的丰富内涵以艺术烘托,有效加强并提升了展览现场的整体氛围和视觉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大展在构思上充分考虑到展览的内部空间作为美术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与建筑整体割裂开来。应该说,一座建筑物中的所有元素都可能对身处其中的观众的观展体验产生影响,因此,从展厅入口到出口之间的每个展室、每处细节都需要策展人的细心观照。百年大展在展厅布置的整体和局部关系处理上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考虑,依照展览编排的逻辑顺序,从“大家风范”展厅内悬挂的21位广东美术大家巨大的画像海报,以及所配的文字简介,既给刚进入展厅的观众以视觉上的震撼效果,又对接下来参观的内容和观展路线起到凝练的“启始”作用——管窥一斑而见全豹,以此展开广东百年美术的光辉历程。在展场环境和作品呈现的关系上,展览充分借助观者视觉上的感官体验来促成“物、境”和谐的展示效果,正如澳大利亚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伊丽莎白·安·麦克格雷格所说:“对一个展览来说,艺术品的布局至关重要,观众往往看不出布局的正确,却总能察觉到布局的错误。”凭借独到的策划理念和观展心理研究,百年大展为社会和观众打造了一个时空贯连、动静相融、作品与史论互佐而极富视觉质感的历史性大型特展。
回望历史,广东创造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成为中国观望西方之“窗口”,到一代代广东艺术家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艺术实践,皆构成了广东地区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貌。对广东美术馆而言,将广东百年来丰硕的艺术成果与美术史研究通过本次“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呈现给全国和本土民众,是对广东美术“其命惟新”这一历史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是以繁荣广东美术事业为目的,培养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岭南特色的当代艺术精神;更是我们对构建一座饱含理想和情怀、符合未来艺术发展形态的当代美术馆的一种深切期待。
(作者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广东美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