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更美百姓更富:涉茶贫困户10年57.7万人脱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7 12: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12:14
贵州,这个中国的茶树原产地中心,其茶产业不仅是珍贵的绿色资源,更是推动当地经济繁荣和民众富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传统优势和生态富民产业,茶业在贵州省的产业扶贫和同步小康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据统计,贵州省的66个贫困县中有超过半数,即54个县以茶叶为主产,其中34个县更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在934个贫困乡镇中,有435个茶叶产区,其中在20个极贫乡镇中,有8个乡镇茶叶生产活跃。
自《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实施以来,贵州的茶产业实现了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升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茶业在扶贫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中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作用。
茶业的繁荣直接惠及了当地居民。通过推动企业集群化和专业化分工,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茶农合作,提升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技术,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强,从而带动了茶农收入的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贫困家庭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如重点龙头企业将他们纳入生产体系,提供茶园管理、采摘、加工等就业岗位。据统计,自2006年起,通过茶产业关联的59.4万贫困人口中,已有57.7万人实现脱贫。在2016年,产茶乡镇的居民年均收入达到5500元,其中参与茶产业的人员年人均收入甚至可以达到8118元,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