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2 15: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9:04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50年投身于文学与社会活动。在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的医科大学入学考试中因成绩欠佳未能如愿,然而他并未气馁。在欧洲革命的浪潮中,他结交了进步思想的朋友,为《工人协会报》撰稿,积极参与马尔库斯·特兰内领导的工人运动,并与朋友合作出版讽刺刊物《安德里妈纳》。他以诗集《觉醒吧,斯约的纳维亚人》呼吁挪威和瑞典对抗普鲁士侵略,其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中,他重新解读历史,赋予叛徒以反抗精神,反映了1848年革命和个人反抗的立场。他的剧本《仲夏之夜》至《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在卑尔根剧院的创作丰富了他作为剧作家的经验,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相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转至首都剧院,1858年至1867年间,他创作了多部剧本,包括《海尔格兰的海盗》、《爱的喜剧》与《觊觎王位的人》,其中《爱的喜剧》因其提倡自由恋爱和反对旧式婚姻而受到保守势力攻击。易卜生的剧作《布兰德》(1866)和《彼尔·英特》(1867)反映了个人精神的反叛,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1864年后,易卜生在罗马等地流亡,期间创作了《皇帝与加利利人》提出“第三境界”的理念。
1879年的《玩偶之家》(又名《娜拉》)展现了女主人公娜拉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易卜生通过这个角色探讨了妇女解放、伦理道德与社会问题,剧作引起强烈反响。尽管面临社会责难,他继续以剧作揭示社会问题。易卜生晚年回归祖国,创作了自传性质的《建筑师》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直至1906年去世,他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作品如《培尔金特》,不仅是挪威文化的瑰宝,还与格里格的配乐诗剧共同展现了挪威民族特色。易卜生以他的作品,尤其是《娜拉》的出走,反映了女性争取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体的反抗精神。
人物简介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1828年3月20日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1834年,他父亲破产后,全家迁到小镇附近的文斯塔普村居住。16岁时他到格里姆斯塔镇上的一家药材店当学徒。工作余暇,经常阅读莎士比亚、歌德、拜伦的作品,随后自己也动手写诗,并学习拉丁文。6年艰苦的学徒生活,磨练了他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培育了他的创作兴趣,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