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2 17: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07:35
1964年,Wasserman首次描述了四例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的病例,这些病例中耻骨直肠肌显示出痉挛性肥厚。Wallance和Madden对72个相关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在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的镜检中并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随后,Rutter报告了15例患者,他们在用力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表现出异常的过度活动,并在排便过程中持续收缩,而非放松,这揭示了用力排便时盆底肌的异常行为。
1985年,Kujjpers等人进一步研究后,他们认为在诸如肛裂、短节段巨结肠和肛门狭窄等导致结肠出口梗阻的其他因素之后,盆底肌在用力排便时呈现持续收缩的状态,这是一种功能紊乱现象。他们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盆底痉挛综合征”,用来描述这一特殊的盆底肌群异常情况。
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是指用力排便(力排,下同)时,盆底肌肉收缩而不松弛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排便不规则,便次少,排便困难、不适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