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伟人保护环境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4 05: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6 21:54
大禹治水
传说时期的尧、舜、禹时代,荡荡洪水,危害中国,先后有共工氏、鲧等人治水均未果,禹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治水获得成功。大禹治水的传说,犹如神话一般,后世人们尽管称颂他的丰功伟绩,却也不乏疑问,由此形成了诸种不同的观点。
《尚书》的《益稷》、《禹贡》篇和《史记·夏本纪》认为,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使滔天洪水,“决九川,距四海”。这里的“九川”,应理解为很多河流,基本上肯定中国陆地上的河流是由大禹疏导而成的。《史记”-河渠书》也说,大禹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黄河自高原流到平原后,又开通两道河渠,使河水东流;到下游后,又疏通多道河流;使入渤海。还说大禹为了治水,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节衣少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左手拿准绳,右手握规矩,一年四季不停地奔忙,可谓“劳身焦思”,终于“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不但治水成功,而且对整个山川、湖泊、道路、平原,都有了丰富的认识。
然而,近代西方学者夏德著《支那太古史》,否定有大禹治水的事实。他认为开挖长江、黄河和汉水的工程量,比万里长城的工程量还要大四至五倍,《尚书》、《史记》所载大禹治水根本不可能。中国学者丁文江《论禹治水说不可信书》和顾颉刚《论禹治水故事书》,也都持否定态度。
大禹治水的传说,确实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夸张之辞,这一点就连孔子都注意到了,孔子在《论语》中虽然称颂大禹,但是对于大禹治理黄河、大江却未着一字,于治水方面只说他“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意即自己住得很坏,却倾全力兴修农田水利。据此,周谷城《中国通史》又出一说,认为当时水患多发生在接近河流的平原地区,因这些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所以古人便逐渐向近水的平原地区发展。为了利用水利,求得生活的安全和生产的便利,与水患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在这背景下产生的,治水的目的只是谋求安全的栖息之所,并不是大规模地疏浚河道。因为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是不可能从事这种浩大工程的,但以泥土筑堤防水则有可能。所谓治水,只是如此而已。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大规模治水的遗迹至今尚未发现,便是一个明证。
古罗马人的悲哀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罗马皇帝尼禄手下有个能干而年轻的宠臣拉克苏,他既有管理国家的谋略,又特别会察颜观色,特别会讨尼禄皇帝的欢心,而更让人自叹不如的是,他有饮酒的海量,满朝文武役有一个能比过他的。
拉克苏有个貌美如天仙的妻子海伦,所有的罗马人都称赞他俩是男才女貌,天设一双。可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海伦与拉克苏结婚已3年,却还没有孩子。这使拉克苏很担心,以后谁来继承他的显赫地位和财产呢?为此,拉克苏终日愁眉不展。连皇帝也为他婉借。海伦更是整天祈求神灵保佑。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医生告诉拉克苏,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
拉克苏这回可是笑逐颜开了,他挑选了最细心、最能干的奴仆来服侍海伦,不让她随便走动,更不用说做家务了。拉克苏总幻想着:不久便可以抱上心爱的胖儿子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妻子怀孕才3个月的一天,拉克苏从朝廷回到家,仆人就向他禀报,夫人身体不好,医生正在她卧室里。拉克苏急忙冲进卧室,见妻子满面泪痕,医生难过地报告了发生的不幸:婴儿流产了。拉克苏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可是,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拉克苏认定这是上帝在跟他作对,从此郁郁寡欢,终日更是离不开酒了。时间一年年过去了,尼禄渐渐感到他的这位宠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口齿伶俐、善于雄辩的他突然变得口齿不清,语无论次了,原先尼禄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时,他总能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原来的他英俊挺拔,而现在变得走路都跌跌撞撞,步履维艰了。尼禄见他为了孩子的事一蹶不振到这种地步,很不满意,多次提醒他以国事为重,少喝点酒,可拉克苏都置若罔闻,依旧豪饮不止。
又过了几年,这个正当壮年的拉克苏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死的时候,他很瘦,很憔悻。医生同样也检查不出毛病来,只是像大多数贵族所患有的病症那样,给了一个笼统的结论:痛风。
今天的历史学家经过研究,找到了“痛风“这种病的根源——铅中毒。
原来,在古罗马时代,贪婪的商人为了增加胡椒粉的重量,常常在胡椒粉中掺入红铅。人们烹调食物时也都采用了铅、锡蜡和铅焊制的器皿;为了增加葡萄酒的色香味,人们总爱将煮沸的葡萄汁倒进铅制的盛酒容器中。拉克苏以海量著称,再加上他借酒浇愁,因而导致了病情的加重,出现了反应迟钝的现象,并最后死亡。海伦的流产也是由于食物中铅含量过高而造成的。
(曹文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6 21:55
*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