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6: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21:49
什么是房颤?
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节律整齐,多数情况下60-100次/分。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得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但是心房的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所以心率一般可达到100~200次/分。此时我们就会感到心慌、气短。
研究表明,我国房颤病人可能已多达1000万人,成年人的房颤患病率从1~6不等,而且随年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甚至以达到10。
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房颤的发生常常与其他疾病联系在一起,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时没有其他疾病,如果存在酗酒或嗜酒、长期精神紧张、大量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也会发生房颤。有6~15的房颤患者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已知的基础心脏疾病,也无其他常见促发房颤的原因,这种房颤又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房颤有哪些不同类型?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以及对复律治疗的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初发房颤:既往无房颤病史,初次发现的房颤;
2、阵发性房颤:7天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3、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者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4、永久性房颤: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
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就是确诊的依据。如果发作时间短暂、频繁者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所在!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功能,所以,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导致脑血栓(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生常人的5~17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抗凝状态下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一定的死亡率,而且现阶段尚缺乏特效的治疗。如果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房扩大或年龄超过65岁等,均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慌,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后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乏力,活动能力下降。
房颤本身即可增加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
房颤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现阶段房颤治疗的目标是:
1、转复房颤心律,使之恢复并且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是治本之策。
2、控制房颤发作时快速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标之策。
3、预防房颤的血栓栓塞或卒中并发症。
4、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1) 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这类药物主要有伊布利特、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索他洛尔(商品名:施太可)、普罗帕酮(商品名:悦复龙、心律平)、莫雷西嗪等,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甚或增加死亡率,且治疗的成功率至多仅为30左右;
(2) 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地高辛、?-受体阻滞剂(例如倍他乐克)和钙离子拮抗剂(例如合心爽、异搏定)等,控制心室率可以改善症状但是不改善预后;
(3) 对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治疗,抗凝治疗需要经常抽血化验以减少抗凝过度导致出血或者抗凝不足导致失去预防作用。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1) 电复律治疗:是通过直流电电击的方法,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优点是转复成功率高,缺点是需要充分催眠镇静,而且不具有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
(2) 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房颤,这种手术已在国内外较大的心脏中心已开展十多年。相对传统的药物治疗而言,这种手术属微创,且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世界指南中,导管消融术已是房颤治疗的I级治疗方式。
(3) 外科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开胸手术本身创伤较大。
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应激所致的房颤,在去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持续存在。
什么是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术?
研究表明,至少95左右的房颤和肺静脉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人有四根肺静脉从心脏后部汇入左心房,少数病人可以多于或少于4根。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大腿上的静脉血管将直径与普通圆珠笔芯相当的导管送入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射频能量产生热量使周围组织温度升高,形成环形的疤痕,并最终使心房与肺静脉失去电联系,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在少数情况下,心脏内其他一些部位(例如上腔静脉)也可发放异常冲动,此时这些部位同样也需要被隔离。
具体的手术过程是怎样的呢?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是在导管室施行的。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也不需要开刀。手术开始时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术前行常规消毒和铺巾(颈部,胸部、手臂及腹股沟区将会进行消毒),准备手术。在X线的指示下,将导管通过静脉送到右心房,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有隔膜,称之为房间隔,医生会在隔膜上制造小孔,这样导管即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这就是医生要治疗的部位。房间隔穿刺孔在术后可以自然愈合封闭。导管的尖端可被操纵定位,贴靠于心肌组织时可以记录局部心脏电活动,还可以进行心脏内的电刺激。用于消融的导管尖端可以发放射频电流产生热量,进而消融掉导致房颤发作的异常心肌组织。这种消融仅仅对极少一部分心肌组织产生凝固坏死作用,因此产生损伤范围很小。我们在术中常规使用先进的三维标测系统(EnSite系统),重建左心房的解剖,从而知道消融电极的位置,并用于观察消融径线是否完整,提高手术成功率。
射频消融手术时间多久?
一般整个手术过程约2-4小时。阵发性房颤手术时间相对短,持续性房颤手术时间较长。当然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不同,所费时间各异。
房颤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怎么样?有风险吗?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转归和成功率:
单次消融术后3个月内,约40~50的患者还可能会再次出现房速、房扑或房颤,但3个月后约80的阵发性房颤和70的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若患者3个月后仍有房速、房扑或者房颤发作,则属未成功,经第二次或第三次消融后成功率可达90。
风险性:
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同其他的一些创伤性操作一样,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前医生会将与手术相关的风险给您进行细致的说明。手术中医生会尽自己最大的责任心,并通过一些防范措施将手术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房颤导管消融术是一项对者经验有较高要求的治疗技术,因此建议您尽可能到经验丰富的房颤中心去接受治疗。
房颤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为您提供手术治疗外,我们也制定了详细的术后医疗计划,以期让您更好地享受“无颤”生活。
导管消融之后会有什么感觉?
术后48小时内可能会出现乏力及胸部不适感,如果症状明显加重或持续不缓解请告诉您的主管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对症处理。
术后需要平卧,双下肢制动12小时。12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通常术后48小时即可进行正常活动。一般住院观察3~5天。
术后需要服药吗?
除了您平时服用的其他基础治疗药物外,导管消融术后的前三个月内您仍然需要服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是可达龙、心律平,索他洛尔、倍他乐可或莫雷西嗪中的一种,需要根据您的情况选用)。如果无房颤复发,三个月时停用。
另外,术后由于心房的功能多数不能立即恢复,仍有形成血栓的可能,所以还需要服用一段时间的抗凝药物华法林。抗凝药物发华林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一个月,经动态心电图和自觉症状证实无房颤后才可以停用,因此您和我们之间需要经常联系以确定是否继续服用华法林。
术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果您服用胺碘酮(可达龙),您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至少2个月1次)。如果您服用华法林,出院后3天需化验INR,并根据化验结果决定该药的剂量和下次化验的时间。许多药物和食物会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造成影响,使INR难以平稳。如果服用新的药物或饮食调整较大,需增加化验次数。INR的目标为1.8~2.5(而不是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
术后三个月每个月需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有心悸等不适则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超声心动图,以确定心房功能是否完全恢复、左心房直径是否缩小。
术后早期复发怎么办?
因为射频能量对左心房损伤需要一段时间修复,所以单次消融术后3个月内还有40~50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再次出现房速、房扑或房颤。术后前3个月内即使出现复发,请您不要担心和焦虑,应遵照医嘱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根据情况应用电复律。3个月后如果还有发作则考虑初次手术效果不理想,可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术,根据大规模的统计数据显示,再次手术的成功率可以高达90左右。
如何判定手术是否成功?
术后3个月之后,如果在不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您仍然没有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那么恭喜您,手术初步的结果是成功的,希望您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吸烟饮酒等,让房颤不再打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