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4: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7 06:32
十八路诸侯干董卓一家,说到底正因为董卓不是软柿子,他们只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董卓。
当董卓被他们压制,只能弃洛阳迁都长安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小算盘就打起来了,利益已经出现了,因为利益集合在一起的人就要争取自己的权力,所以随后都进驻洛阳,然后发生了著名的袁绍夺传国玉玺事件,从而各路诸侯分崩离析,各回各家了。
自身安全
这里所说自身安全,并非个人的身家性命,而是本势力的安危,不知道各位仔细看过十八路诸侯当时的职位没有,绝大多数都是一郡太守而已,济北相鲍信更只是一个郡国的国相,实权不及一个郡守。
再看下,何为诸侯?按原本的意思至少是有天子分封的爵位,虽然后来也能指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长官。但是一个郡守能否作为诸侯?当时有爵位的有两个,分别是祁乡侯袁绍,乌程侯孙坚,官职分别是渤海太守,长沙太守。而真正能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只有冀州牧韩馥一个,拥有州郡实权的州刺史三个,分别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徐州刺史陶谦。
如果再仔细看下,会发现有好几个本该是从属关系的,比如东郡,山阳郡,济北国都应该属于兖州刺史部,而陈留郡属于豫州,广陵郡属于徐州,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混乱的组合,从属关系也都平级而坐,说明当时很多州刺史或者太守对自己本身势力的控制都不太完全的,一旦轻易离开老巢,随时可能被别家攻占,真正的割据还没有形成,汉帝国对各地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各位都不敢轻出。
不敢追击原因二:依然强大的黄巾军
虽然之前张角的黄巾军主力基本被灭了,但是各地的黄巾军并没有就此平息,比如后来围困了孔融了管亥,兖州刺史刘岱更是在跟黄巾军作战时战死,这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之前平起平坐的十八路诸侯鲍信成了刘岱的手下,还劝刘岱不要出战,结果战死,鲍信就把曹操请来主持兖州大局。
十八路诸侯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而这位袁盟主根本没有能力领导联军,后来的失败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了。我们来看诸侯们推举袁绍为盟主的理由,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总而言之,袁绍之所以成为了盟主,并不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显赫的家族背景。在后来袁绍与曹操的决战中,曹操也准确地指出了袁绍不具备领导能力的弱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才得以击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重要的是,这十八路诸侯都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虽然打着匡扶大汉、讨伐董卓的旗号,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这十八路诸侯互相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希望这这场大战中让其他人去与董卓进行拼杀,自己则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企图等到董卓被消灭之后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夺取战果。大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诸侯们也不能例外。如果大多数人都在勾心斗角、互相算计,那么即使有个别人是真的想匡扶汉室,那么他们也很难独善其身。别人都在算计,如果自己没有点防人之心怎么可能生存的下去呢?
我们且不说别人,身为盟主和粮草提调官的袁绍、袁术兄弟便带了个争权夺利的好头。他们在先锋孙坚势如破竹、乘胜追击的时候担心他独占了剿灭董卓的大功,以后朝廷对孙坚的封赏会高于自己。于是他们便对孙坚加以掣肘,故意断掉孙坚的粮草和援军,导致他孤军深入,中了吕布的埋伏,铩羽而归。而气愤的孙坚前来质问袁氏兄弟时,他们只能将责任推到部下的身上,让部下背了黑锅。
试想,战事刚刚有了一点点起色,身为盟主的袁绍和掌握盟军粮草的袁术本来应该积极地为先锋提供支持,一鼓作气将董卓的败军击溃。可他们二人呢?一心想着如何争夺朝廷的封赏,甚至为此不惜令盟军来之不易的优势化为泡影。就像还没有赚到钱就幻想着怎么花一样,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呢?盟主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其他的诸侯了。所以,十八路诸侯最后不欢而散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心不齐,如果只是袁绍、袁术兄弟去讨伐董卓的话,那么以袁氏家族的势力,也许真的可以消灭董卓,大汉江山也许就又可以延续几百年了!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