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噶演变文+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5: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1 17:46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发展
1. 古文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汉字的字体和应用都相当混乱。古文广义上包括大篆和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上则指大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古文主要包含甲骨文和金文,其中甲骨文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的文字,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的文字大多符合象形和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由于甲骨文的文字多为图画文字演变而来,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说明中国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文字。
2. 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对文字学的贡献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创新了一种字体,以趋简便,这种字体被称为“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的石鼓文最为著名。
3. 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整理出的标准字体。小篆由大篆简化而成,也称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的形体结构规整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小篆无象形性。小篆在中国文字史上的文字变革具有极大的意义。
4. 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是最显著的变化,从委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是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5.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拿棚等。楷书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给人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6.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拆敏大气息。由于行书书写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象隶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体。
7.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8. 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後,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 电脑字体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