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4: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5 16:39
汉川善书,源于其叙述性的特点和简便的形式,易于传承,很快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汉川曲艺。善书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一人讲述,随后发展为多人合作,分为“主案”和“宣词”角色。主案主要负责讲述,而宣词则在讲述中加入唱词,扮演各种角色,语言通俗易懂,问答交替,既有说教成分,又富劝善祈福的意味。
善书的曲目分为“案”和“传”,分别取材于官方判决的案件和民间故事。唱词以十字句构成,保持韵脚,主腔“宣腔”节奏舒缓。起初是徒歌形式,如今已引入丝弦伴奏,拥有多种唱腔,如【大宣腔】、【小宣腔】等。传统曲目如《四下河南》、《猛回头》等,而新创作的曲目如《双团圆》和《飞鸽案》也备受瞩目。
汉川善书按表演环境可分为“场书”和“台书”两种。场书通常在书场或茶馆中进行,马口镇邱子村的书场常年有演出。而台书则在春节期间至农历三月,围绕乡间大事如庆祝生日、婚礼等场合进行,是善书表演的高潮,许多乡村会请艺人连续表演三年,每年三场,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传统。对于许多老人来说,这是一段珍藏的童年记忆,听善书是他们宝贵的文化体验。
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俗称宣讲善书。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流传于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其中以汉川最盛,故又有"汉川善书"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