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4: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4:56
在浙江省三门县花桥镇的花桥、上宅、两头门等村庄,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花桥龙灯自南宋时期便开始盛行,已有千余年历史。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源于图腾崇拜,后来演变为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仪式。每年正月十三起灯,十六落灯,连续四天的迎龙活动代代相传,充满了庄重的吉祥礼仪。
龙灯出迎仪式繁复且富含象征意义,包括了严格的时间规定、清龙路的清理、祭祀天地、龙头的起步线路、龙珠的接送等环节,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价值观。最特别的是,花桥龙灯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出迎五条龙,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寓意四海一统与天下和谐。每条龙的颜色和寓意丰富,如红龙代表希望,绿龙寓意五谷丰登等。
龙灯的制作工艺精细,用木板和竹蔑构架,每段龙身由4盏彩灯照亮,上面绘有生动的图案,融合了剪纸、绘画、刺绣等民间美术工艺。龙头则由能人集体创作,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艺术性和群体传承的特色。龙头制作尤其讲究,包括了木板底座、龙头骨骼、彩纸覆盖、龙须龙眼等精细装饰,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手法。
迎龙活动还包括了清龙路、起步、龙路等礼仪,如鸣锣通知、祭祀天地、祭祖等,这些都展现出当地人民对龙灯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花桥龙灯的音乐曲调与民间曲调相得益彰,增添了活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当地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曾多次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并被浙江省列入非遗名录。
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4:51
在浙江省三门县花桥镇的花桥、上宅、两头门等村庄,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花桥龙灯自南宋时期便开始盛行,已有千余年历史。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源于图腾崇拜,后来演变为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仪式。每年正月十三起灯,十六落灯,连续四天的迎龙活动代代相传,充满了庄重的吉祥礼仪。
龙灯出迎仪式繁复且富含象征意义,包括了严格的时间规定、清龙路的清理、祭祀天地、龙头的起步线路、龙珠的接送等环节,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价值观。最特别的是,花桥龙灯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出迎五条龙,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寓意四海一统与天下和谐。每条龙的颜色和寓意丰富,如红龙代表希望,绿龙寓意五谷丰登等。
龙灯的制作工艺精细,用木板和竹蔑构架,每段龙身由4盏彩灯照亮,上面绘有生动的图案,融合了剪纸、绘画、刺绣等民间美术工艺。龙头则由能人集体创作,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艺术性和群体传承的特色。龙头制作尤其讲究,包括了木板底座、龙头骨骼、彩纸覆盖、龙须龙眼等精细装饰,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手法。
迎龙活动还包括了清龙路、起步、龙路等礼仪,如鸣锣通知、祭祀天地、祭祖等,这些都展现出当地人民对龙灯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花桥龙灯的音乐曲调与民间曲调相得益彰,增添了活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当地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曾多次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并被浙江省列入非遗名录。
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