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2: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4:53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司马迁传的时候,评价史记写了很多字,其中能将史记的主旨表现出来的就是六个字: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的史记述而不作,但是有时候用春秋笔法很委婉的批评了他所写的人物。司马迁把项羽写进了本纪里面是因为他认为真正灭亡秦的人是楚,而不是汉,在秦灭亡之后汉建立之前,真正的权力中心在于项羽,项羽是诸侯盟主,他可以分封诸侯。
因为项羽是本纪,所以人们认为司马迁极力的褒扬项羽,如果他这么做,他就不是司马迁。司马迁不仅没有褒扬项羽,反而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项羽。
项羽本纪的开头说:“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的性格在这句话里面显露无疑,项羽是一个浮于表面的人,做事比较浮夸,看中面子,不看中里子,为他最后失败埋下了祸根。
项羽的残暴书中也是多次提及,久攻不下的城池,司马迁都会用“皆坑之”三个字概括,这三个字是背后多少血淋淋的生命。
在与章邯的对抗之中,章邯多次请求投降,项羽都不同意,结果呢,当项羽知道他量少的时候,爽快的答应了章邯的请求,这个时候他手下的人都说:“善。”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任何反驳,这不正是说项羽刚戾自用吗?一个人独断专横也是他悲剧的原因。
分封诸侯的时候,项羽把好的位置都分封给了他的亲友故交,而原来封地的王被他迁到贫瘠之地。也许作为我们个人这样做没有问题,而作为一个统治者,这样做无疑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笨蛋。而在分封之前,他自己就想要称王,但是又不意思,只能分封别人。
垓下的时候,那么危急的时候,他却儿女情长,司马迁写着一段就是说明项羽太优柔寡断、婆婆妈妈,不足以成大事。同样危急的时候,刘邦是怎么做的:多次将自己的孩子推下车。而司马迁自己本人也是推崇这种行为,认为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因为司马迁也是这种性格。司马迁报任安书里面写道:“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这句话就是说我不会因为儿女情长而让自己苟活的。司马迁都是这样的人,他怎么能够用舍不得虞姬来褒奖项羽?
项羽自己在最后的时候都不认为是自己性格和能力不行,而是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我们纵观项羽的一生,就可以知道,他的一生犯了太多的错误,所有的错误累计在一起,导致了最后兵败的后果,司马迁反复写天忘项羽就是在批评项羽:你呀,就是死不悔改,该!
而且项羽本纪太史公曰里面已经给项羽的残暴定了性: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所以说项羽根本不用司马迁去黑他,他本身就是黑点众多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4:53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重点,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时间久了,就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种答案,那么自然而然你也就什么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