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6: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00:28
孟浩然,字浩然,出生于襄州襄阳,年少时便以节义自持,乐于在困厄中援手他人,隐居于鹿门山。四十岁后,他才来到京城,曾在太学展示才华,其诗才令满座惊叹,连张九龄、王维也对其赞赏有加。王维私下请他进入内署,不料唐玄宗忽然来访,孟浩然藏于床下,被发现后,玄宗并未责怪,反而表示对他闻名已久,孟浩然因诗中“不才明主弃”一句被问及仕途,玄宗理解他的志向,让他返回。韩朝宗曾邀请他进京,但孟浩然在饮酒欢聚中无意赴约,令韩怒而离去,他对此毫不后悔。
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时,孟浩然被征召到幕府任职,但幕府撤销后,他在开元末年因背疾去世。孟浩然的墓碑曾因节度使樊泽的重视得以修缮,樊泽在凤林山南刻碑以表敬意。王维在郢州的刺史亭画下孟浩然画像,亭名改为浩然亭,后来又改为孟亭以示尊重。同时代的王昌龄、崔颢虽与孟浩然齐名,但他们并未获得显赫的官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