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6 0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2 17:36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北汉刘崇,辽州(今山西左权县)刺史张乙坚守城池,周军攻之不下,李谦溥受柴荣派遣单骑进入辽州劝降,说服辽州刺史张汉超举城归顺后周。因此功劳升任晋州兵马都监。并率领一支偏师攻入河东境内,所向披靡,捷报频传,周世宗下诏加以褒奖。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征伐南唐,恰逢此时,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孙议病亡。李谦溥对建雄节度使杨廷璋说:“隰州大宁(今山西大宁)乃是咽喉要地,不可缺守。倘若奏报请示皇上等待回复,隰州这座孤城早就沦陷了。”杨廷璋立即签署书牒命李谦溥代理隰州刺史。
李谦溥到任之后,立即修理城墙,整顿兵备。过了八天,北汉果然派遣数千骑兵来攻隰州。当时正值盛暑,李谦溥单衣持扇,带着两个小吏登上城墙,徐步巡视战斗器械的准备情况。北汉军队见状不知虚实,退兵扎营。又过了十多天,运来冲车开始攻城。李谦溥派人与杨廷璋联系,各招募敢死士兵百余人,成立敢死队,准备夜袭北汉军。隰州城内的敢死队待夜深之时,手持短兵器,身穿坚甲,口中衔枚,缒城而出,会同杨廷璋军中的敢死队,两路夹击,攻其不备。北汉军在睡梦中被惊醒,听得周军杀声阵阵,个个慌恐不已,不知所措,纷纷向北溃逃,周军乘胜追击数十里,斩首千余人,大获全胜。
显德五年(958年)五月,李谦溥率军攻破孝义县(今山西孝义),以战功升任衢州(今浙江衢州)刺史,监军如故。周世宗柴荣再次北伐时,把他召到军中随行。显德六年(959年),恭帝柴宗训即位,任命李谦溥为澶州巡检使,诏令他主持修建莫州城(今河北任丘),数旬而就,即改任丹州(今陕西宜川)刺史。 建隆四年(963年),移任慈州(今山西吉县)兼晋隰缘边都巡检,行石州(今山西离石)事,以兴同砦为治所。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命四路进兵北汉都城太原,郑州刺史孙延进、绛州刺史沈继深、通事舍人王睿等率军出阴地,以李谦溥为先锋,会师霍邑(今山西霍县)。李谦溥筹划攻取之策,沈继深等人对他的计划持悲观态度;孙延进也没有采用他的计划,最终师出无功。大军回师,出了白壁关,到了一个谷口的时候。李谦溥对诸将说:咱大宋王师深入敌境,现在既然退军,敌人必然乘机进攻,诸军应当做好交战准备。诸将都不理睬他的建议。李谦溥只好命令自己所率部队披甲待战。不久,北汉追击的骑兵果然来了,孙延进等仓惶逃入谷中,只有李谦溥率兵抗击,北汉追兵见无机可乘才撤兵回去。不久,移任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
开宝元年(968年),宋太祖赵匡胤命李继勋等再次征伐太原,李谦溥也随军出征,担任汾州路都监。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征晋阳,李谦溥再次随军出征,担任东砦都监、前军副部署。兵临晋阳之后,党进派李谦溥带人在西山伐木,以给军用,李谦溥带着人还没到西山呢,就听到战鼓声,原来是军来进攻了,已经逼近大寨。驻守西砦的大将赵赞指挥部下进行抗御,但北汉军猛攻不退,李谦溥马上率领所部前往增援,赵匡胤听见军情紧急,也急忙临阵观战,看到援兵之后,非常奇怪为什么来救援的部队不是精锐的甲兵呢?经过询问左右之人,才知道是李谦溥带领伐木的士兵起来救援,赵匡胤非常高兴。
李谦溥在隰州任职十年,敌人不敢犯境。
开宝三年(970年),朝廷召李谦溥为济州(今山东巨野)团练使。后边将作战失败,北方形势紧张,李谦溥再次被任命为晋、隰缘边巡检使,边民听说之后都非常高兴,都争先恐后地去道边迎接他。
开宝六年(973年),李谦溥随北伐大军进攻太原,率部连拔七砦。 开宝八年(975年),李谦溥病重,请求回朝,用肩舆抬着抵达洛阳,宋太祖派遣中使领太医去给他治病。到了京师,病得更重了,他连续上奏章请求辞去官禄,宋太祖不许。
开宝九年(976年)春,李谦溥病逝,享年六十二岁。宋太祖十分痛惜,赏赐大量财物给他家,还下令由官府给他办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