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病治阳《阴阳应象论》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5 16: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5 05:04
《阴阳应象论》中指出,治疗疾病时遵循的原则是阴阳调和。阳病治疗阴病,阴病治疗阳病,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血气,使其各自归位。血气过剩时,应通过决窍疏导;气虚时,则需引导补充。当阴病表现为阳病症状,即外邪入侵人体背部和内脏,可能是天外风寒侵袭。有不同的解释:阳受邪则病传至经络。此类病症起因于外寒,随后在络脉中转化为外热,所以治疗应针对风寒邪气,同时兼顾各脏腑。不仅仅是风寒,六淫(湿、暑、燥、火)皆可能侵及五脏,影响筋骨血脉,治疗时需针对背部对应的五脏进行祛邪。对于伤寒,仲景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针对风寒在背部小肠、暑热在胃、湿气在大肠等。这些都是六淫过盛导致的病症,需泻在背部相应腑脏。
然而,若病程久而发生传变,虚实交织,治疗需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可能涉及补泻。如上热下寒,病机在于阴火上炎,应先去除五脏血络中的邪火,引导下行,以恢复天气下降,自然能去除下寒。若阳气过亢,是由阴火滋长,治疗时务必只针对阴火,避免误伤血络。阳病在阴的情况,因饮食不调、劳役过度,阴火侵入,影响六腑阳气,此时应从胃部合三里穴入手,调节元气,即“从阴引阳”。
若元气严重不足,治疗应针对腹部募穴;若病势传至五脏,影响九窍,需针对各脏募穴进行治疗。总的来说,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反映了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即“阳不胜阴”。治疗腹部募穴,应针对元气不足,切勿误治。若误诊误治,如在错误的部位施治,后果将更为严重。正如岐伯所说,治疗时需谨慎选择穴位,尤其是背部的五脏六腑,因为这些部位关乎生命,不可不慎。对于筋骨皮肉血脉病以及上热下寒,若误取胃合穴或腹募穴,风险极大,故治疗时务必遵循医理,以免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