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最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6 00: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05:32
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钱塘江大潮,无与伦比,独一无二。
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扩展资料
万卷原指:皇帝的试卷,读万卷书意为: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行万里路意为:走入仕途,为皇帝办事。
现解释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示例】如果说读万卷书为了金榜题名。
那么行万里路,就是大展宏图,学为所用。
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学子的信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05:35
钱塘江大潮,无与伦比。
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最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美...
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钱塘江大潮,无与伦比,独一无二。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
...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美呢 这是为什么_百度知 ...
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
古人盛赞钱塘湖的阅读答案
钱塘潮历来为人神往。如骆宾王就为之留下“楼观沦海日,门听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称誉。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p@)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关于名山胜水的诗句大全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
钱塘江大潮文章
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编辑本段]译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激荡,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
柳宗元描写山水的诗句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
关于大自然的诗句和词语
胜日寻访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进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 春天真是让人...
中国四大名山是哪四个?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为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四座名山都为中国道教圣地,四座山分别供奉广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
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最虽多但哪一处潮声可与钱塘潮媲美...
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钱塘江大潮,无与伦比,独一无二。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