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12:1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8 15:20
其实已经发生了,并没能等到明末,而是等到朱元璋咽气不久,建文帝开始削藩就给了早打算反叛的叔叔燕王口实,兴起了靖难之役,其中有几个原本就有实力的藩王站在了燕王朱棣一边,靖难之役之后,燕王成为了明成祖朱棣,朱棣深知分封诸侯的害处,虽然恢复了藩王的爵位,但却逐渐削去了藩王的实权,并将原来有根基的几个藩王调换了驻地,自朱棣开始,朱姓藩王形成了养猪似的制度,朱姓皇子分封王爵,在都城之外修建皇庄,成年后必须就藩,无诏不得返京,皇庄一应供给由所在地县政府供应,朱姓子弟世袭爵位,不得出任官员,不得应试赶考,甚至不得经商,只能像猪一样圈养,奉旨花天酒地,一没权,二没兵,三没辖地,相反都没本钱,而且控制学习方向,连怎么造反都不会,所以,直到明末也没再形成割据,其中有个例子,原本有实力的宁王朱权,封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实力强悍,错信兄弟朱棣,妄想胜利后与燕王平分天下,结果被摆了一道,改封江西南昌,势力尽失,其后代还不服气,到朱宸濠袭封宁王,在正德皇帝在位时还是造了反,可结果让一个巡抚王阳明就剿灭了,可见明代诸藩有多无用。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8 15:23
朱棣即位以后,为了防止后人有样学样,把藩王养起来不让做正经事,实际就跟养猪一样。做了十几代猪以后你指望他们还会有脑子想得到你说的这些?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8 15:18
朱允炆意识到了,靖难之役不就是削藩而起吗?朱棣胜利后也意识到拥兵自重的藩王对皇权威胁,因此延续了并更彻底的执行削藩。杀鸡儆猴,从最强的兄弟—宁王开始下手,夺兵权;属地化管理—不得随意出自己的属地,断除各个藩王各自的联系;最重要的军权剥夺了,财权人事权属地治权一切都没了,中央养着。但没有实行类似主父偃的推恩令,导致明朝中晚期从几百人到几十万人的朱家藩王家属群吃财政占耕地,这种矛盾在以孝治天下为口号的明朝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成为了后期财政举步维艰 极其脆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凡有个天灾人祸,一个馒头就能活的百姓也没了活路,不得不反抗。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这种自然经济形态下,最重要且增长难跟上需求的耕地供应也就成了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