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梆传承与保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13: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11:43
沁阳市,这座古怀庆府的所在地,拥有着独特的文化瑰宝——怀梆,一种唱腔激昂、表演粗犷的地方剧种,深受豫西北和山西西南地区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团”的沁阳怀梆剧团,曾因历史悠久而风靡一时。然而,近年来,怀梆的演出机会在城镇较多,农村观众接触减少,这引发了对该剧种传承的关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沁阳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积极推动怀梆戏曲的保护和传承。
他们设立了怀梆艺校,改革剧团运营模式,采取“送戏下乡”的策略,将舞台直接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使得怀梆剧团更接近观众,增强了剧种的生存力。同时,焦作市也通过收集文史资料,出版了《怀梆剧史料专辑》和《怀梆优秀剧目选编》,为怀梆的抢救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怀梆,源于河南焦作,已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但面临着专业演出队伍萎缩、民间演艺人员减少的困境。为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沁阳市决定将其列为发掘、抢救和保护的重点,正式申报“怀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同样重视这一工作,早在2006年,怀梆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25,体现了对传统戏剧文化的高度重视。
如今,沁阳市正通过一系列措施,不仅弘扬民族文化,还致力于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为丰富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贡献力量。怀梆的传承与保护,是历史责任,也是文化使命。
扩展资料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 怀梆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装、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逐渐演变为登台化装表演。
怀梆的传承与保护
为此,河南省沁阳市委、市政已决定,正式把稀有剧种“怀梆”列入发掘、抢救和保护项目,并正式申报“怀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地区:河南编号:...
怀梆的传承意义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的形式下,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
河南戏曲之一怀梆的传统剧目大全
尽管东西两路的怀梆各有特色,但他们也经常同台演出。怀梆的传统剧目之怀梆传承意义: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的形式下,出现演出市...
河南戏曲之一怀梆的传统剧目大全
1. 怀梆代表剧:怀梆的代表剧目包括《反徐州》、《燕王扫薯神判北》、《反西京》、《天仙乐》、《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扬排风》等。2. 怀梆流派:怀梆分为东路和西路。东路怀...
怀梆文化生态研究内容简介
《怀梆文化生态研究》深入探讨了怀梆在自然、社会、文化等多元维度下的生存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对其发展的影响。作者丁永祥,一位文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对怀梆的内在动力机制和传承模式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强调了内部动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文化生态学理论,怀梆的...
怀梆历史溯源
沁阳、武陟等地的业余怀梆剧团迅速发展,政府也成立了专门的剧团进行研究和推广。沁阳市怀梆剧团作为国内唯一的怀梆艺术表演团体,不仅演出丰富,还进行了深入的艺术研究,对怀梆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剧团的成就和政府的支持,如成立朱载堉艺术学校、荣获艺术大奖等,都见证了怀梆艺术的繁荣与传承。
沁阳民俗风情
沁阳的其他民间艺术如“高抬火轿”、“龙灯”、“老虎”、“花棍舞”等,都充满民俗风情,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丰富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和戏剧史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沁阳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不仅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唢呐和怀梆,还有各种生动活泼的民间舞蹈和...
保护河南稀有剧种有何现实意义
保存传承经典剧目就是保护传承这个剧种。出于这种自觉,在选择展演剧目时,特别注意了经典剧目的入选,沁阳县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大破天门阵》、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潼台关》、商丘市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的《小包公》、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张廷秀私访》、三门峡市蒲剧保护传承...
有谁知道,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有哪些?
在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丁永祥等人的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该村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怀梆剧社。据该村支部书记丁恒昌介绍,今后,剧社将定期举办演出,让传统文化风俗真正回到群众生活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把怀梆这个古老的剧种传承下去。
怀梆的代表人物
赵玉清从小就特别喜欢怀梆。1956年至今,她从事怀梆表演艺术50年,演过青衣、老旦、须生、彩旦四种角色,演出传统戏100余场,足迹遍布怀川和东南亚地区。她所扮演的林黛玉、刘玉娘、姜秀英、阿庆嫂、李奶奶等形象,让怀川几代人如痴如醉。20世纪90年代,怀梆面临演员与观众的双断层。赵玉清看在眼里、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