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2 0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4 21:27
宋初时期,汴洛地区的音声母系统具有独特特征。根据地音12类的理论,原本应有48个声类,但减去无音或有音无字的土、石两列,实际声类数量为46。以“一音”的四列为例,根据唱和图的语音规律,应是四个舌根音声母。从历史和日本借音的角度来看,这四列字均属于舌根音类别,理论上应对应以下四个舌根塞音音位:
其中,“古甲九癸”和“坤巧丘弃”被认为是实际交际中的声母类别,可拟为[k]和[k‘]。而“近揆”和“乾虬”在中古时期为一类浊塞音[ɡ],后来分化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分别对应“近”和“乾”列。这种分化反映了宋初汴洛地区舌根塞音在声调类别上的区别。因此,实际语音中,舌根塞音应分为送气[k]和不送气[k‘]两类:
邵雍为了理论上的四分法,将这些音位强行分为四列,尽管这不是凭空杜撰,而是有语音背景支持。现代方言中的浊塞音虽无辨义对立,但仍存在[ɡ]和[ɡ‘]两种发音方式,邵雍利用这一点填充了理论框架。此外,他的四分法与梵文的舌根塞音分类相吻合,显示出其理论的来源可能与僧侣教育有关。
通过对宋初汴洛音声母系统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的音声母类别:
指宋代初期即 11 世纪中叶中国开封(汴),洛阳(洛)地区的汉语语音系统,也就是当时汉民族准共同语的语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