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中的中国男人:闲逸懒散不修边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20: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10:33
在中国画中,理想的男人形象是闲逸懒散、不修边幅,他们享受诗酒田园之乐,远离功名利禄之途。这些男人通常有着曲裾深衣、优雅的姿态,或是瘦小精干、骨骼清奇。他们的轮廓柔和、慈眉善目、高贵富态,或威风凛凛。
在绘画史上,从汉代到唐代,人物都是绘画的主要题材。汉代壁画中的男性形象千姿百态,如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的龙卧南阳南阳汉代文物展上,还有两个男人拥吻的画像石拓片。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当时画家表现有涵养的男人,倾向于将他们描绘成相貌不寻常的道德楷模,而不是中规中矩的美男子。唐宋交替的五代时期,人物画在南唐和蜀发展为两支。李煜画院中的人物画家追随唐代传统,使张萱和周昉笔下的仕女在南唐微调体态又重生了;与此同时,逸品和水墨画在蜀都成都兴起,粗犷的线条被广泛地用在人物画上,配合当时兴起的禅宗价值观。
明代曾鲸发明没骨人物画,留下了不少人物写真,如《王时敏像》、《徐渭像》等。画中穿衫子、戴儒巾的士人一本正经、不动声色,成了以后男人肖像的范本。清代《芥子园画谱》初集卷三,把画人分为山水中点景人物和极写意人物,画法各有不同。
中国画家不会直白地展示力量,他们让主人*静地待着,最多有三五好友或一两个侍从陪伴,画中人也从没表现出明确的攻击性,但是猛虎也为他们臣服。即使人物在山水中只是一个负手站立的小小背影,几乎要消失不见,画家也有本事画清重点:看!这是一位有智慧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