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1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8:21
1934年,文学界出现了一系列以小品文为核心的期刊,如《人间世》半月刊、《太白》半月刊、《新语林》半月刊,以及《文饭小品》月刊、《芒种》半月刊和《西北风》月刊等,这一年被赞誉为“小品文年”或“小品文杂志年”。这些刊物推动了小品文类型的多样化,包括“科学小品”、“历史小品”、“幽默小品”和“讽刺小品”等,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品文本质、内容、写作方式以及其价值和倾向的热烈讨论。
林语堂在《人间世》发刊词中倡导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他的作品如《人间世》中那些闲适淡远的篇章,成为了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了广泛的批评,特别是鲁迅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小品文不应仅仅是“小摆设”,而应具备快速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发挥如“匕首”和“投枪”般的社会批判作用。鲁迅在其杂文作品中,如《小品文的危机》中明确表达了这一立场,他的许多篇章都揭示了深厚的社会意义,堪称小品文社会功能的典范。
小品文是种散文的流派,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文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小品文的名称并不始于明清。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的是佛经的节本。小品是相对于大品而言的,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小品一词后来运用到文学领域,同样也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凡是短篇杂记一类的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