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9: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2:27
接着上一期,继续聊一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
5、膝关节外固定支具的角度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调?支具要戴多久?睡眠时侯需要戴吗?
目前任何一种支具都无法模拟膝关节真正意义上的生理屈曲过程,所以从生物力学角度讲,支具调节一定角度对重建后的韧带稳固是有一定影响的(具体是怎么影响的我们正在写文章,这里不说),所以从2008年起,我们让患者一律不调支具角度,在0°戴满三个月(目前其他地方的康复计划还是在术后不同时间调到不同角度),这减少了太多的术后松动发生。支具一定要戴满三个月,因为重建韧带在早期仅仅是因为固定装置(挤压螺钉和卡扣等)的牵拉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膝关节总是曲过30°的活动,就会把新固定的韧带拉松或拉断,就像墙(骨)里拉出一根铁丝(重建的韧带),总是牵拉和晃动铁丝,墙会坏,铁丝也会断。而且睡眠时候也要戴,因为睡着后腿一般处在屈曲状态,慢慢会影响腿的伸直。
当主被动屈腿时把支具解开摘下,当行走时一定要把支具戴好(可以适当紧一点),清醒在坐时可适当把支具送一些。
一部分人开始总是讨厌戴这个支具,慢慢的习惯了又不敢摘掉了,怕腿支撑不住摔倒,其实该戴的时候一定要戴,该摘的时候一定要摘,任何事情都会有它的“数”。
6、摘下支具后我的下肢怎么无力,走路打软腿正常吗?戴护膝有用吗?什么时候戴比较好?
从术后开始患肢肌肉就开始萎缩(其实好的一侧也会萎缩,只是程度没有患侧明显),虽然术后也做一些直腿抬高或踝泵运动等,但与其萎缩的速度比起来是杯水车薪。再加上三个月带支具的行动不便,到摘支具时肌肉都有不同程度萎缩,这样走起路来就感觉下肢无力,打软腿。打软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协调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和适应不同的内外环境,已经形成了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机体不同的协作系统,如你想踢谁一脚,不需要分别把大腿每块肌肉和骨骼指挥一遍,而是发个踢人的指令,一脚已经飞出,但这个动作有无数零部件参与,这些零部件形成的默契就构成了机体的协调。当一部分零部件受伤后,这个协调被打破,其他附近部件尽量代偿,然而对完成这个动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重建的韧带,萎缩的肌肉,在完成行走这个动作时就会产生打软腿。出现这些情况都不用担心慢慢都会练回来的。
如果为了增加运动的安全感,一直戴护膝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康复过程中,肌肉力量是通过肌肉参与不同运动练回来的,萎缩的肌肉在不断的参与运动中才能“成长”,如果有一个东西(护膝)可以替代他去参与运动,或者肌肉在他的保护下参与运动,那就影响了肌肉的康复和自身本体感觉和自身协调性的建立。因为总戴护膝大脑形成的反射会把护膝也当成了构成你某些协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旦去掉护膝,建立起来的协调运动就不协调了,这对正常的运动恢复很不利。
护膝最好在患肢基本恢复以后,心里痒准备开始一场比赛之前带上,比赛结束,立刻把护膝拿掉,这样用护膝还是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2:36
接着上一期,继续聊一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
5、膝关节外固定支具的角度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调?支具要戴多久?睡眠时侯需要戴吗?
目前任何一种支具都无法模拟膝关节真正意义上的生理屈曲过程,所以从生物力学角度讲,支具调节一定角度对重建后的韧带稳固是有一定影响的(具体是怎么影响的我们正在写文章,这里不说),所以从2008年起,我们让患者一律不调支具角度,在0°戴满三个月(目前其他地方的康复计划还是在术后不同时间调到不同角度),这减少了太多的术后松动发生。支具一定要戴满三个月,因为重建韧带在早期仅仅是因为固定装置(挤压螺钉和卡扣等)的牵拉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膝关节总是曲过30°的活动,就会把新固定的韧带拉松或拉断,就像墙(骨)里拉出一根铁丝(重建的韧带),总是牵拉和晃动铁丝,墙会坏,铁丝也会断。而且睡眠时候也要戴,因为睡着后腿一般处在屈曲状态,慢慢会影响腿的伸直。
当主被动屈腿时把支具解开摘下,当行走时一定要把支具戴好(可以适当紧一点),清醒在坐时可适当把支具送一些。
一部分人开始总是讨厌戴这个支具,慢慢的习惯了又不敢摘掉了,怕腿支撑不住摔倒,其实该戴的时候一定要戴,该摘的时候一定要摘,任何事情都会有它的“数”。
6、摘下支具后我的下肢怎么无力,走路打软腿正常吗?戴护膝有用吗?什么时候戴比较好?
从术后开始患肢肌肉就开始萎缩(其实好的一侧也会萎缩,只是程度没有患侧明显),虽然术后也做一些直腿抬高或踝泵运动等,但与其萎缩的速度比起来是杯水车薪。再加上三个月带支具的行动不便,到摘支具时肌肉都有不同程度萎缩,这样走起路来就感觉下肢无力,打软腿。打软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协调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和适应不同的内外环境,已经形成了以神经系统为主导的机体不同的协作系统,如你想踢谁一脚,不需要分别把大腿每块肌肉和骨骼指挥一遍,而是发个踢人的指令,一脚已经飞出,但这个动作有无数零部件参与,这些零部件形成的默契就构成了机体的协调。当一部分零部件受伤后,这个协调被打破,其他附近部件尽量代偿,然而对完成这个动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重建的韧带,萎缩的肌肉,在完成行走这个动作时就会产生打软腿。出现这些情况都不用担心慢慢都会练回来的。
如果为了增加运动的安全感,一直戴护膝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康复过程中,肌肉力量是通过肌肉参与不同运动练回来的,萎缩的肌肉在不断的参与运动中才能“成长”,如果有一个东西(护膝)可以替代他去参与运动,或者肌肉在他的保护下参与运动,那就影响了肌肉的康复和自身本体感觉和自身协调性的建立。因为总戴护膝大脑形成的反射会把护膝也当成了构成你某些协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旦去掉护膝,建立起来的协调运动就不协调了,这对正常的运动恢复很不利。
护膝最好在患肢基本恢复以后,心里痒准备开始一场比赛之前带上,比赛结束,立刻把护膝拿掉,这样用护膝还是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