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听课感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10: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8:35
于永正老师说,备一节课需要一个小时,而上好一节课却需要一辈子。可见上好一节课有多不容易。老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的专业就在于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易于掌握的语言符号输送给学生的教学技能。而要想让学生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境界,需要老师的引领。这引领的方法和步骤正是我们要研究、修炼的方面。总体来说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具体到这一节课,冯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首先表现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上。从介绍自己到介绍食物,让课堂一开始就热闹起来,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从画思维导图到根据思维导图说一说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有事可说、有据可依。再从口头推荐到写出片段,方法的不断引领,角度的一点点扩大,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一举多得。
其次,冯老师的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表现在细节的操作上。如“他山之石”在学生盲目之时给以放学。分散在整节课中的评价语言就起到评判优劣、总结发言、鼓励信心、引领深思等作用。教案中“师巡视”这三个字,在课堂上,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冯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俯下身子,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发现独特的视角和值得讨论的内容等,当然更要发现优秀的段落用在班内交流时起示范作用。
第三点个方面,表现在课堂首尾呼应的完满呈现上。开课伊始,老师出示朱熹的《观书有感》,以书为开始,以推荐书为主题开始学习。结尾处又提到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文章要首尾呼应,我们平时上课也要注意向冯老师学习这种课堂首尾呼应的方法,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看上去更加完整。
需要思考的是各环境间的节奏相对把控不错,但环境呈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节奏略显慢了一些,导致班内交流时间短、人数少,也导致了最后的总结略显仓促。另外,老师一节课说了十几遍“大声一点”,容易让观看的老师们“出戏”。
教学技能不是生而就有的,也不是在各个师范学校里学成的,我们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不停反思改进。像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一样,用我们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让课堂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晚上回来没有拿听课本,仅凭记忆想到哪写到哪,好像还有几处优点和一个思考想不起来了,容后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8:40
于永正老师说,备一节课需要一个小时,而上好一节课却需要一辈子。可见上好一节课有多不容易。老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的专业就在于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易于掌握的语言符号输送给学生的教学技能。而要想让学生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境界,需要老师的引领。这引领的方法和步骤正是我们要研究、修炼的方面。总体来说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具体到这一节课,冯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首先表现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上。从介绍自己到介绍食物,让课堂一开始就热闹起来,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从画思维导图到根据思维导图说一说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有事可说、有据可依。再从口头推荐到写出片段,方法的不断引领,角度的一点点扩大,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一举多得。
其次,冯老师的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表现在细节的操作上。如“他山之石”在学生盲目之时给以放学。分散在整节课中的评价语言就起到评判优劣、总结发言、鼓励信心、引领深思等作用。教案中“师巡视”这三个字,在课堂上,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冯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俯下身子,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发现独特的视角和值得讨论的内容等,当然更要发现优秀的段落用在班内交流时起示范作用。
第三点个方面,表现在课堂首尾呼应的完满呈现上。开课伊始,老师出示朱熹的《观书有感》,以书为开始,以推荐书为主题开始学习。结尾处又提到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文章要首尾呼应,我们平时上课也要注意向冯老师学习这种课堂首尾呼应的方法,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看上去更加完整。
需要思考的是各环境间的节奏相对把控不错,但环境呈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节奏略显慢了一些,导致班内交流时间短、人数少,也导致了最后的总结略显仓促。另外,老师一节课说了十几遍“大声一点”,容易让观看的老师们“出戏”。
教学技能不是生而就有的,也不是在各个师范学校里学成的,我们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不停反思改进。像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一样,用我们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让课堂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晚上回来没有拿听课本,仅凭记忆想到哪写到哪,好像还有几处优点和一个思考想不起来了,容后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