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5 03: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6:27
一、心脏术后病人出院注意事项
病人出院后只是外科治疗的结束,并不意味机体完全康复,因此,出院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生活要有规律:先心病病人出院后身体比较虚弱,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多看电视、玩耍和工作,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家人和外人不要在病人的卧室吸烟,为保持空气新鲜,每天上午可开窗通风半小时,开窗时要注意保暖,时间不宜过长。若无条件洗澡,可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出院3个月内,不宜到公共场所活动,防止感染疾病。对于较重患者,家庭最好能备氧气袋、瓶,必要时使用。
(2)注意饮食卫生:病人出院后要注意补充营养,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禁忌,但应食用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时令蔬菜等。一般病人不必限制盐量,复杂畸形,心功能低下,术后持续有充血心力衰竭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成人每天控制在4~8克,小儿2~4克,并给予易消化的软食,如混沌、面条、稀饭等。
病人宜少食多餐,食量不可过饱,更不能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要新鲜、卫生,以防腹泻加重病情。小儿要控制零食、饮料,不要食用不清洁、过期或含色素及添加剂较多的零食。
(3)注意适当的活动:对于手术顺利,畸形矫正满意,术后恢复较快的病人,出院后一般不限制活动,心功能在I、II级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做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开始以散步等温和运动为主。活动范围应先室内后室外。
大多数病人出院后如无病情变化,3个月后就可上学或上班,由轻工作逐渐过渡正常工作。如感到劳累或心慌气短应停止工作,继续休息。术前病人心功能在III级以上,心脏重度扩大,重症肺高压病人,心脏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较长时间,出院后不要急于活动,要注意休息,保持体力,随病情适当活动量,但不要感到疲劳,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出院后用药: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人,术后恢复较好,心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使用强心、利尿剂,复杂畸形及重度肺高压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要根据畸形矫正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心(地高辛)、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用3~6个月,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随意乱服,以免发生危险。
(5)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到医院检查,起初每月复诊,后每3个月复诊直至每年复诊。如有胸闷、下肢浮肿加重,需随时来院复诊。避免感冒咳嗽,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风湿病心脏病人,做二尖瓣分离术后要防止咽部或扁桃体发炎,以免风湿病重新活动,降低手术效果。
(6)某些常见问题:切口多在术后7~8天愈合,术后10天即可洗淋浴,避免受凉、搓擦伤口,浴后用消毒水清洁伤口;若发现切口渗液、红肿需至医院就诊。而胸骨愈合需3个月左右,要注意正确体姿,避免“鸡胸”发生。胸骨固定钢丝可不取出,但不能进行核磁检查,若有不适或心理因素,可于术后一年,在局麻下取出固定钢丝。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二、心脏手术病人出院后复查
心脏手术病人出院时应保管好出院小结,在复查时应带出院小结和其他医院所做的各项检查结果,如X光胸片、心电图、化验检查等为参考。也可利用信函方式与医院联系。通信内容为:目前的活动量如何(如能上几层楼,能行走几里路等);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体力活动;平时有什么症状或不舒服;饮食情况如何;每日尿量多少;最近是否去医院检查过,如有请将检查结果随信告知;目前还在吃什么药,用量和服用方法如何;还有什么其他特殊不适需要医院解答和协助。
心脏手术后病人遇有下述情况应就医复查:
(1)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时。
(2)不明原因的发热时。
(3)有明显心慌气短,并出现浮肿时。
(4)咯泡沫血痰时。
(5)有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时。
(6)巩膜及周身皮肤出现黄染时。
(7)发生新的心律不齐时。
(8)突然晕厥、偏瘫或下肢疼痛、发绀、苍白现象发生时。
三、换瓣术后早期的自我保健
术后3个月内算作“术后早期”,这是恢复手术创伤,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平衡的重要阶段。术后3个月内,病人应充分休息,有规律的安排作息时间,不宜过劳,过渡兴奋和参加社会活动;防止感冒,如感冒应立即用药治疗;适当且逐步增加活动,并做到量力而行,感觉心慌气短时立即休息,并减少活动量;在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营养,多吃些水果、补品、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控制过咸食品,注意饮食卫生;根据出院时医嘱按时服用一些必要的药品,如抗凝剂、强心利尿药及钾盐等。服药期间要留意自己的尿量变化,有无浮肿和四肢沉重感。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术后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若恢复顺利,身体能够胜任轻工作,循序渐进地增加工作量,以无心慌气短为度,再过2~3个月。就可恢复全日轻工作,然后逐步地试探着向正常工作过渡,切不可一时高兴,猛然突增工作负荷量,造成心功能损害。
四、抗凝治疗的规律
心脏内安装了机械瓣以后,必须终生抗凝,否则会因瓣膜及其附近发生血液凝固,即影响瓣膜的启闭功能,又可引起身体重要脏器的栓塞。所以,瓣膜替换手术后需要服用某种抗凝药,降低血液凝固性,不致发生栓塞。然而如抗凝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容易引起出血倾向,有一定危险。因此术后服用抗凝药是一个长期而又细致的任务。
(1)抗凝治疗常规:机械瓣替换术后第二天开始应用抗凝药。病人只需要遵照医嘱密切配合就可以了。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令》。通常华法令为2~6毫克,每日服用1次,安排固定时间(下午)服用,形成习惯就不会遗忘。
(2)用药量的临测与调整:出院之初应当1~2周进行一次血凝检查,连续1个月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动稳定在满意范围内,可延长复查凝血酶原时间,3~4周1次,此后不能少于1个月检查1次。《每次调整药物可增减维持量的1/4,5~7天后复查,酌情调整剂量。若有出血倾向应减1/2或暂停1天,再服半量3~5天复查。
(3)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
药物---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凝血与抗凝作用,(如阿司匹林、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保泰松、广谱抗生素及长效磺胺、水扬酸钠等都有增加抗凝的作用。维生素K、苯巴比妥善、眠尔通、避孕药及激素类药物可以降低抗凝(促进凝血)作用,应尽量改用替代药物,如必须使用,就要勤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来酌情调整抗凝药量。
食物---一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K、如菠菜、白菜、菜花、豌豆以及猪肝等,食量过大就会降低抗凝药物的作用。食用后,应及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以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疾病---肝胆疾患和心力衰竭会使体内维生素K的制造与分泌减少,从而使抗凝药的作用增强,易致出血倾向,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酌情减少抗凝药量。
(4)抗凝不当的表现及处理:
抗凝不足:长时间抗凝不足,容易在人工瓣膜及其附近产生血液凝集,形成血栓。当人工瓣膜启闭受到影响时,首先会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心慌气短,乏力,活动受限等。此时人工瓣膜的开闭声音不如以往清脆,感觉低钝,甚至不易听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抗凝过量:由于病人的恐惧心理,多数人服药过量,造成出血倾向。常见的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结膜下出血、血尿、月经增多切时间延长、咯血、呕血及便血,有的表现为下肢疼痛或麻痹、萎缩,此为肌间出血征候,严重时还会发生颅内出血,引起昏迷,后果严重。遇有上述情况,可先停服抗凝药,对鼻腔、牙龈出血可直接堵塞压迫,同时速到医院处理,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以便调整抗凝药用量。
(5)替换生物瓣或人工瓣环的抗凝:生物瓣或人工瓣环替换后早期(3---6个月内)应进行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倍(18---20秒)即可。有时使用阿斯匹林、潘生丁替代抗凝药。
五、换瓣病人术后长期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感染:因为细菌一旦进入血液就容易引起心内膜炎,影响人工瓣膜的活动,或因栓子脱落造成栓塞。全身无论那部分发生炎症如疖肿、牙龈炎、感冒、外伤感染、肺炎、肾炎等,都要及时就医,立刻使用抗菌素,及早控制。
(2)注意心衰和心律失常的出现:当病人活动比往日受限,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疲劳无力,甚至不能平卧时,说明心功能减退,如见到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虽然服用强心利尿药仍然不凑效,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六、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最为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因此对患风心病者应注意休息和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6:25
一、心脏术后病人出院注意事项
病人出院后只是外科治疗的结束,并不意味机体完全康复,因此,出院后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生活要有规律:先心病病人出院后身体比较虚弱,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多看电视、玩耍和工作,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家人和外人不要在病人的卧室吸烟,为保持空气新鲜,每天上午可开窗通风半小时,开窗时要注意保暖,时间不宜过长。若无条件洗澡,可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出院3个月内,不宜到公共场所活动,防止感染疾病。对于较重患者,家庭最好能备氧气袋、瓶,必要时使用。
(2)注意饮食卫生:病人出院后要注意补充营养,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禁忌,但应食用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时令蔬菜等。一般病人不必限制盐量,复杂畸形,心功能低下,术后持续有充血心力衰竭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成人每天控制在4~8克,小儿2~4克,并给予易消化的软食,如混沌、面条、稀饭等。
病人宜少食多餐,食量不可过饱,更不能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要新鲜、卫生,以防腹泻加重病情。小儿要控制零食、饮料,不要食用不清洁、过期或含色素及添加剂较多的零食。
(3)注意适当的活动:对于手术顺利,畸形矫正满意,术后恢复较快的病人,出院后一般不限制活动,心功能在I、II级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做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开始以散步等温和运动为主。活动范围应先室内后室外。
大多数病人出院后如无病情变化,3个月后就可上学或上班,由轻工作逐渐过渡正常工作。如感到劳累或心慌气短应停止工作,继续休息。术前病人心功能在III级以上,心脏重度扩大,重症肺高压病人,心脏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较长时间,出院后不要急于活动,要注意休息,保持体力,随病情适当活动量,但不要感到疲劳,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出院后用药: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人,术后恢复较好,心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使用强心、利尿剂,复杂畸形及重度肺高压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要根据畸形矫正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心(地高辛)、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用3~6个月,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随意乱服,以免发生危险。
(5)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到医院检查,起初每月复诊,后每3个月复诊直至每年复诊。如有胸闷、下肢浮肿加重,需随时来院复诊。避免感冒咳嗽,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风湿病心脏病人,做二尖瓣分离术后要防止咽部或扁桃体发炎,以免风湿病重新活动,降低手术效果。
(6)某些常见问题:切口多在术后7~8天愈合,术后10天即可洗淋浴,避免受凉、搓擦伤口,浴后用消毒水清洁伤口;若发现切口渗液、红肿需至医院就诊。而胸骨愈合需3个月左右,要注意正确体姿,避免“鸡胸”发生。胸骨固定钢丝可不取出,但不能进行核磁检查,若有不适或心理因素,可于术后一年,在局麻下取出固定钢丝。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二、心脏手术病人出院后复查
心脏手术病人出院时应保管好出院小结,在复查时应带出院小结和其他医院所做的各项检查结果,如X光胸片、心电图、化验检查等为参考。也可利用信函方式与医院联系。通信内容为:目前的活动量如何(如能上几层楼,能行走几里路等);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体力活动;平时有什么症状或不舒服;饮食情况如何;每日尿量多少;最近是否去医院检查过,如有请将检查结果随信告知;目前还在吃什么药,用量和服用方法如何;还有什么其他特殊不适需要医院解答和协助。
心脏手术后病人遇有下述情况应就医复查:
(1)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时。
(2)不明原因的发热时。
(3)有明显心慌气短,并出现浮肿时。
(4)咯泡沫血痰时。
(5)有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时。
(6)巩膜及周身皮肤出现黄染时。
(7)发生新的心律不齐时。
(8)突然晕厥、偏瘫或下肢疼痛、发绀、苍白现象发生时。
三、换瓣术后早期的自我保健
术后3个月内算作“术后早期”,这是恢复手术创伤,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平衡的重要阶段。术后3个月内,病人应充分休息,有规律的安排作息时间,不宜过劳,过渡兴奋和参加社会活动;防止感冒,如感冒应立即用药治疗;适当且逐步增加活动,并做到量力而行,感觉心慌气短时立即休息,并减少活动量;在饮食上应注意增加营养,多吃些水果、补品、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控制过咸食品,注意饮食卫生;根据出院时医嘱按时服用一些必要的药品,如抗凝剂、强心利尿药及钾盐等。服药期间要留意自己的尿量变化,有无浮肿和四肢沉重感。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术后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若恢复顺利,身体能够胜任轻工作,循序渐进地增加工作量,以无心慌气短为度,再过2~3个月。就可恢复全日轻工作,然后逐步地试探着向正常工作过渡,切不可一时高兴,猛然突增工作负荷量,造成心功能损害。
四、抗凝治疗的规律
心脏内安装了机械瓣以后,必须终生抗凝,否则会因瓣膜及其附近发生血液凝固,即影响瓣膜的启闭功能,又可引起身体重要脏器的栓塞。所以,瓣膜替换手术后需要服用某种抗凝药,降低血液凝固性,不致发生栓塞。然而如抗凝药使用不当或过量,容易引起出血倾向,有一定危险。因此术后服用抗凝药是一个长期而又细致的任务。
(1)抗凝治疗常规:机械瓣替换术后第二天开始应用抗凝药。病人只需要遵照医嘱密切配合就可以了。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令》。通常华法令为2~6毫克,每日服用1次,安排固定时间(下午)服用,形成习惯就不会遗忘。
(2)用药量的临测与调整:出院之初应当1~2周进行一次血凝检查,连续1个月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动稳定在满意范围内,可延长复查凝血酶原时间,3~4周1次,此后不能少于1个月检查1次。《每次调整药物可增减维持量的1/4,5~7天后复查,酌情调整剂量。若有出血倾向应减1/2或暂停1天,再服半量3~5天复查。
(3)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
药物---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凝血与抗凝作用,(如阿司匹林、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保泰松、广谱抗生素及长效磺胺、水扬酸钠等都有增加抗凝的作用。维生素K、苯巴比妥善、眠尔通、避孕药及激素类药物可以降低抗凝(促进凝血)作用,应尽量改用替代药物,如必须使用,就要勤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来酌情调整抗凝药量。
食物---一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K、如菠菜、白菜、菜花、豌豆以及猪肝等,食量过大就会降低抗凝药物的作用。食用后,应及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以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疾病---肝胆疾患和心力衰竭会使体内维生素K的制造与分泌减少,从而使抗凝药的作用增强,易致出血倾向,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酌情减少抗凝药量。
(4)抗凝不当的表现及处理:
抗凝不足:长时间抗凝不足,容易在人工瓣膜及其附近产生血液凝集,形成血栓。当人工瓣膜启闭受到影响时,首先会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心慌气短,乏力,活动受限等。此时人工瓣膜的开闭声音不如以往清脆,感觉低钝,甚至不易听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抗凝过量:由于病人的恐惧心理,多数人服药过量,造成出血倾向。常见的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结膜下出血、血尿、月经增多切时间延长、咯血、呕血及便血,有的表现为下肢疼痛或麻痹、萎缩,此为肌间出血征候,严重时还会发生颅内出血,引起昏迷,后果严重。遇有上述情况,可先停服抗凝药,对鼻腔、牙龈出血可直接堵塞压迫,同时速到医院处理,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以便调整抗凝药用量。
(5)替换生物瓣或人工瓣环的抗凝:生物瓣或人工瓣环替换后早期(3---6个月内)应进行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5倍(18---20秒)即可。有时使用阿斯匹林、潘生丁替代抗凝药。
五、换瓣病人术后长期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感染:因为细菌一旦进入血液就容易引起心内膜炎,影响人工瓣膜的活动,或因栓子脱落造成栓塞。全身无论那部分发生炎症如疖肿、牙龈炎、感冒、外伤感染、肺炎、肾炎等,都要及时就医,立刻使用抗菌素,及早控制。
(2)注意心衰和心律失常的出现:当病人活动比往日受限,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疲劳无力,甚至不能平卧时,说明心功能减退,如见到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虽然服用强心利尿药仍然不凑效,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六、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最为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因此对患风心病者应注意休息和在医师指导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