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专注认真培养工匠精神(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5 01: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3 18:39
心无旁骛,专注认真培养工匠精神(2)
四
“只有一种读书的方式是可取的,”西德尼・史密斯说,“那就是读到觉得吃饭的时间都提前了两个小时,完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比如,拿一本李维的历史书坐下来,就好像亲眼看到随军小贩拣起罗马骑士们的戒指,把它们放在自己的铁盒子里,亲耳听到嘎嘎叫唤的鸭子拯救了首都。你读书时,仿佛自己真的身临其境。这时候如果有人敲门,你要经过几秒钟的时间才能醒悟过来――自己原来是坐在书房里,而不是在伦巴底的平原上饶有兴致地观察汉尼拔饱经风霜的面容,或是看他的独眼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任何一种有效并经得起考验的学习方法,都取决于学习时心志的专一.”查尔斯・狄更斯说,“我准确无疑地告诉你,我自己构造的小说或进行的想像,都得益于我所养成的工作习惯――那就是进行全神贯注地思考,哪怕是对非常普通甚至最不起眼的事情也是如此,而且一天都不间断,写成稿子后再不厌其烦地改了又改,反复斟酌推敲。”又有一次,人们问狄更斯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他说:“对于那些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掉以轻心。”
约瑟夫・格鲁尼给他儿子的信中写道:“无论做什么,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游戏,对每件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年轻人一定要记住: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见异思迁。
“我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时,就仿佛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其他任何好东西一样,义无反顾,执着向前。”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说,“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勤奋工作者的秘密。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把这种精神带到娱乐活动中去。”
五
生活中有许多人同时涉足了太多的领域,由此难免会分散精力,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最终无法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他们没有采取一种更明智的做法,集中心志于某一个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成为该领域所向无敌的行家里手;相反,他们选择了成为三脚猫似的人物,他们四处出击,在很多领域发展,什么东西都有所涉猎,却又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最终只懂得一点皮毛。
英国政治活动家、小说家爱德华・利顿说:“有许多人看到我整日如此忙碌,事无巨细无不顾及,竟然还能有时间来从事学问研究,他们都免不了奇怪地问我:‘你究竟有什么分身之术,可以做完这么多工作呢?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完成这么多的著述呢?’或许我的回答会令你大吃一惊,答案就是――‘因为我从来不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所以我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如果能从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那他肯定不会让自己过于劳累。换句话说,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疲劳和困乏,这样的话,他明天就不得不减慢工作节奏,其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我认为,我真正专心致志的学习是从离开大学校园跨入社会之后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在各种知识的积累和生活阅历方面,跟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相比,自己毫不逊色。在政界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事务中,我收获颇丰;也游历了大量地方,所见甚广;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约六十卷著作,其中涉及的许多课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认为通常一天中我会有多少时间用来研究、阅读和写作呢?我可以告诉你,不到三个小时;在国会开会期间,可能连三个小时都没有。然而,在这三个小时之内,我却是全神贯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无旁骛,用心极专。”
六
柯尔律治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但是他不够勤勉,意志薄弱,厌恶长期的连续性工作。他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精神的幻想,这种幻想消耗了他的精力,就如同一只脚踏在半空中般不切实际地生活着。于是,他的生命过早地耗尽了。在他活着时,他整日埋头于自己臆想的荒谬绝伦的人生幻象之中;而当他面对死神时,他仍然沉湎于幻想之中难以自拔。他空有万般才华却一事无成,在生活的许多方面,他到最后面对的都是悲惨的失败。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下决心、定计划,但直到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有的只是纸面上的计划,却没有行动的决心,仅此而已。尽管他时时有新主意、新目标,但他从未持续地完成过一件事。他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就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随风飘零,任意东西。
“柯尔律治死了,”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据说他身后留下了四万多篇有关形而上学和神学的论文――但是其中没有一篇是写完了的。”
精神工匠培养专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9:29
心无旁骛,专注认真培养工匠精神(2)
四
“只有一种读书的方式是可取的,”西德尼・史密斯说,“那就是读到觉得吃饭的时间都提前了两个小时,完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比如,拿一本李维的历史书坐下来,就好像亲眼看到随军小贩拣起罗马骑士们的戒指,把它们放在自己的铁盒子里,亲耳听到嘎嘎叫唤的鸭子拯救了首都。你读书时,仿佛自己真的身临其境。这时候如果有人敲门,你要经过几秒钟的时间才能醒悟过来――自己原来是坐在书房里,而不是在伦巴底的平原上饶有兴致地观察汉尼拔饱经风霜的面容,或是看他的独眼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任何一种有效并经得起考验的学习方法,都取决于学习时心志的专一.”查尔斯・狄更斯说,“我准确无疑地告诉你,我自己构造的小说或进行的想像,都得益于我所养成的工作习惯――那就是进行全神贯注地思考,哪怕是对非常普通甚至最不起眼的事情也是如此,而且一天都不间断,写成稿子后再不厌其烦地改了又改,反复斟酌推敲。”又有一次,人们问狄更斯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他说:“对于那些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掉以轻心。”
约瑟夫・格鲁尼给他儿子的信中写道:“无论做什么,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游戏,对每件事情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年轻人一定要记住: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见异思迁。
“我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时,就仿佛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其他任何好东西一样,义无反顾,执着向前。”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说,“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勤奋工作者的秘密。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把这种精神带到娱乐活动中去。”
五
生活中有许多人同时涉足了太多的领域,由此难免会分散精力,这就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最终无法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他们没有采取一种更明智的做法,集中心志于某一个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成为该领域所向无敌的行家里手;相反,他们选择了成为三脚猫似的人物,他们四处出击,在很多领域发展,什么东西都有所涉猎,却又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最终只懂得一点皮毛。
英国政治活动家、小说家爱德华・利顿说:“有许多人看到我整日如此忙碌,事无巨细无不顾及,竟然还能有时间来从事学问研究,他们都免不了奇怪地问我:‘你究竟有什么分身之术,可以做完这么多工作呢?你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来完成这么多的著述呢?’或许我的回答会令你大吃一惊,答案就是――‘因为我从来不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所以我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如果能从容自若地安排好工作,那他肯定不会让自己过于劳累。换句话说,如果他在今天疲于奔命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疲劳和困乏,这样的话,他明天就不得不减慢工作节奏,其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我认为,我真正专心致志的学习是从离开大学校园跨入社会之后开始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在各种知识的积累和生活阅历方面,跟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相比,自己毫不逊色。在政界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事务中,我收获颇丰;也游历了大量地方,所见甚广;除此之外,我在各地出版了大约六十卷著作,其中涉及的许多课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你认为通常一天中我会有多少时间用来研究、阅读和写作呢?我可以告诉你,不到三个小时;在国会开会期间,可能连三个小时都没有。然而,在这三个小时之内,我却是全神贯注地投入我的工作的,心无旁骛,用心极专。”
六
柯尔律治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但是他不够勤勉,意志薄弱,厌恶长期的连续性工作。他只是一味地沉溺于精神的幻想,这种幻想消耗了他的精力,就如同一只脚踏在半空中般不切实际地生活着。于是,他的生命过早地耗尽了。在他活着时,他整日埋头于自己臆想的荒谬绝伦的人生幻象之中;而当他面对死神时,他仍然沉湎于幻想之中难以自拔。他空有万般才华却一事无成,在生活的许多方面,他到最后面对的都是悲惨的失败。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下决心、定计划,但直到他撒手西去的那一天,有的只是纸面上的计划,却没有行动的决心,仅此而已。尽管他时时有新主意、新目标,但他从未持续地完成过一件事。他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就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随风飘零,任意东西。
“柯尔律治死了,”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写信给一位朋友说,“据说他身后留下了四万多篇有关形而上学和神学的论文――但是其中没有一篇是写完了的。”
精神工匠培养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