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5: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1:48
本文介绍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确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师导生演。2、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3、发挥地理学科趣味性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4、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关键词:主体作用;学科优势;师导生演; 地理图像; 学习方法; 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教育观念,它已为人们广泛的接受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长期影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的发挥出来,他们学习的内在潜能受到了极大的压抑,本应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的过程。结果,在这种缺乏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失去了创造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纯粹成了有血有肉的机器人.这是传统教育的悲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能动的活生生的人,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加者。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时,受自己的情感、认识的支配,具有选择性。其次,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的内部动力才能促进他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学条件再好,教师再卖力,也无济于事。因此,为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在这里,我仅针对所任教的地理学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确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师导生演。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地理课绝非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授,学生受所能奏效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地理课教学要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充分发挥师导生演 。
1、导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及其反馈的过程。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因为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导线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
�2、导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导师的精心诱导。把讲台留给学生,师导生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之获得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导言就是导演,通过教师的组织,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导言是导课,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主要途径。
�3、导行。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地理有许多知识是在地图上找出来或填注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填注重要的图表,是巩固思维成果的必要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行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方法,
阅读教材
,勾出重点,分清主次,理清因果关系,分析图形、以图释义,动手绘图能力等。如在初中讲中国的地形时,以主要地形为线索,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绘一幅中国地形图,既要照顾学习基础差、动手慢的同学有机会动手训练,又要培养学习好的同学完善本组地图的协作精神。
4、导情。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导课愉快成功的保障。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慈爱的目光,支持鼓励的手势,把学生迎上台,送回座位,学生就不怕上台了。素质教育也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它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自由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也会继续学习。
二、尊重学生人格,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往往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的过程互动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和成效的有力因素。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积极取向还是消极取向,首先来自教师对他们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教学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无异为驯兽式活动。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和产生学习效果,这样做虽然也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课本知识,但缺乏创新和自主精神,其后果不仅是效益的底下,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不能真正体验学习生活的愉悦,不能体会到因主动性发挥而得到的精神满足和能力发展。
要培养学生自主精神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建立信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体现和发展。因此,我们应更多地给予学生期望,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并从学生心理需要出发,设置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要,使之乐学、爱学,善于动手、动脑,勤于参加实践。
要充分理解真实的学习过程,从而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在进取精神的驱动下有能力逐步解决;要允许学生出错,不时的指导、点拨学生;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对学生在教学交流中的积极合理成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热情的鼓励;我们还要有耐心,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确立对学生学习终身负责的教学观念。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我们研究学生的学,就能在沟通教育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彼岸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实现学会到会学,由教到学的真实、有效的转化。
三、发挥地理学科趣味性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到学得有趣,即产生了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相关。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是直接兴趣,如学生对某学科知识本身的兴趣;而与学习活动结果相联系的则是间接兴趣,如学生对外语本身并不感兴趣,但觉得它对考学太重要了,于是产生了的学习兴趣。从地理知识本身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学科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间接兴趣不足的欠缺。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嵌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节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二战期间,英军巧妙利用西欧地区天气变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规律,不仅成功躲避了德国法西斯的空袭,还用大雾作掩护对德军进行反击,使德军损失惨重的小故事
。这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的非学习状态转移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固有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手势法:如用左右手手势来表示南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和中心垂直气流的运动规律等;(2)口诀法:如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诀来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形状与高低气压的分布,同时也可用此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形状与气温高低的关系,直至延伸到各种等值线的一般规律;(3)谐音、诗句法:此方法在地理记忆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用洋闺女贴给哪家美的句子记住等;(4)图象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学生对地图有畏惧感,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象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 (5) 数理结合法: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比如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时用到几何学的知识,分析月球和太阳表面重力加速度时用到物理上的万有引力知识等;(6)实地考察法:到野外实地观察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比如在《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这一节,给学生提供各类岩石的标本,使学生有直观的感觉。凡此种种,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活读书,并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乐学。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觉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以学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句话,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材,决不是教师教出来的,逼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怕他学不会。确立以学为本的教育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何让学生更加放开手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