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聊天交友总是被骗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5: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21:25
给女主播1000元起的礼物后,被对方敲诈,钱和人都空了。此前,两人约定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这是一个用户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的体验。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随着交友软件的普及,用户在享受交友乐趣的同时,也频繁卷入性骚扰、性交易和各种骗局。一些交友软件逐渐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地。
社交软件暗含“桃色”
色情作品并不少见。
近年来,一款以“灵魂社交”为特色的交友软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标签和地理位置随机匹配异性。用户可以使用卡通头像即时记录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到广场上其他人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社交圈”的感觉。
用户张老师长期使用这款软件,经常参加平台举办的各种爱心聚会。他发现聊天室里经常出现带有黄色内容的语音,系统一般检测不出来。
8号男生开麦想了解一下4号女生,这时主持人说:“8号,这是别人家小姐姐主页的彩图。拿走吧。”然后两个人进入私聊环节。
7号姑娘见自己与男嘉宾久未配对,便向主持人申请开麦。小麦打开后,女孩发出几声喘息,表示在场的男嘉宾会很快认识她。聚会中的男嘉宾听后,要求主持人和7号女生私聊。
另一款交友软件要求用户上传个人照片,在浏览异性照片时,用户向右滑动表示喜欢,向左滑动表示不喜欢,被用户称为“见脸社交”。
被拒绝后,这个“养鸡场看门人”迅速发布了寻找下一个“猎物”的动态。动态内容是在他住处附近的酒店拍的自拍照,并配有文字“无聊小姐”。
“现在,我没有任何自拍。我就是找个网图自拍。主动聊天的大多不怀好意。”某交友软件老用户说。
还有一些交友软件玩“漂流瓶”的把戏,漂流瓶里的内容也很隐晦,比如“兄弟,你女朋友知道我们在调情会打我吗?”“你喜欢什么姿势?”一旦加为好友,以“给你看精彩照片”为由,方便诱导用户送礼充值。
聊天是一步步陷下去的
欺诈和重复投诉的高发生率
除了色情内容,一些交友软件也因为诈骗高发被大量人投诉。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多名网友反映某交友软件中的主播存在诱导刷礼物、打赏等行为。用户只要不停地给主播刷礼物,主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锁“新技能”,从最初的载歌载舞,跳到私信发照片,加微信甚至线下见面。只要钱到位,主播们都答应做。很多人刷了很多礼物,但是主播拒绝提供承诺的内容。
交友软件用户孙老师被骗3000元,连女的面都没见。
孙的经历并非孤例。近日,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交友诈骗案:被告人梁某为骗取他人钱财,通过手机聊天软件结识女性朋友,在聊天过程中以结交男女朋友为名,谎称自己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提供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复印件,以增加被害人的信任。聊天中,梁编造事实,以投资经商、工作调动、母亲病重去世等虚假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共有9名女性受害人被骗1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梁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两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责令退赔9名被害人共计11万余元。
一些交友软件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当用户互相发送“多少钱”等字样时,这些软件会自动弹出提示窗口,提醒用户谨防“杀猪”等骗局,告诉用户不要轻易添加其他社交软件,互相转账。
此外,在交友软件的直播部分,用户需要通过刷礼物的方式给主播充值,主播也会私下和用户聊天,引导用户通过其他社交软件刷礼物、发红包。一些用户认为,这些操作不仅不能促进交流,还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加大对平台的监管
有效保护用户权益
“通过交友软件从事色情活动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韩指出,目前的交友软件除了诈骗、色情交易外,还存在公民信息泄露、信息不实等潜在风险。
因此,他建议,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醒公民自觉抵制网络色情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完善软件认证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此类软件经营者的监管,督促其合规经营;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网络环境治理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和整治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
“平台加强监管同样重要。”韩表示,平台应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合规经营,加强审核,提高运营技术,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切实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认为,该平台在避免网络诈骗和“杀猪”等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建议约会软件在算法推荐层面应该保持技术中立。
“应该禁止平台用虚假身份注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向人问责。同时,在举报投诉的情况下,平台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停止信息传播,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相关信息。”朱表示,此外,平台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禁止未成年人注册使用,并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程序。
韩从用户的角度,建议用户增强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以便维权;在使用交友软件的过程中,也要摆正心态,以道德为底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21:27
给女主播1000元起的礼物后,被对方敲诈,钱和人都空了。此前,两人约定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这是一个用户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的体验。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随着交友软件的普及,用户在享受交友乐趣的同时,也频繁卷入性骚扰、性交易和各种骗局。一些交友软件逐渐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地。
社交软件暗含“桃色”
色情作品并不少见。
近年来,一款以“灵魂社交”为特色的交友软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标签和地理位置随机匹配异性。用户可以使用卡通头像即时记录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到广场上其他人的动态,营造出一种“社交圈”的感觉。
用户张老师长期使用这款软件,经常参加平台举办的各种爱心聚会。他发现聊天室里经常出现带有黄色内容的语音,系统一般检测不出来。
8号男生开麦想了解一下4号女生,这时主持人说:“8号,这是别人家小姐姐主页的彩图。拿走吧。”然后两个人进入私聊环节。
7号姑娘见自己与男嘉宾久未配对,便向主持人申请开麦。小麦打开后,女孩发出几声喘息,表示在场的男嘉宾会很快认识她。聚会中的男嘉宾听后,要求主持人和7号女生私聊。
另一款交友软件要求用户上传个人照片,在浏览异性照片时,用户向右滑动表示喜欢,向左滑动表示不喜欢,被用户称为“见脸社交”。
被拒绝后,这个“养鸡场看门人”迅速发布了寻找下一个“猎物”的动态。动态内容是在他住处附近的酒店拍的自拍照,并配有文字“无聊小姐”。
“现在,我没有任何自拍。我就是找个网图自拍。主动聊天的大多不怀好意。”某交友软件老用户说。
还有一些交友软件玩“漂流瓶”的把戏,漂流瓶里的内容也很隐晦,比如“兄弟,你女朋友知道我们在调情会打我吗?”“你喜欢什么姿势?”一旦加为好友,以“给你看精彩照片”为由,方便诱导用户送礼充值。
聊天是一步步陷下去的
欺诈和重复投诉的高发生率
除了色情内容,一些交友软件也因为诈骗高发被大量人投诉。
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多名网友反映某交友软件中的主播存在诱导刷礼物、打赏等行为。用户只要不停地给主播刷礼物,主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锁“新技能”,从最初的载歌载舞,跳到私信发照片,加微信甚至线下见面。只要钱到位,主播们都答应做。很多人刷了很多礼物,但是主播拒绝提供承诺的内容。
交友软件用户孙老师被骗3000元,连女的面都没见。
孙的经历并非孤例。近日,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交友诈骗案:被告人梁某为骗取他人钱财,通过手机聊天软件结识女性朋友,在聊天过程中以结交男女朋友为名,谎称自己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提供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复印件,以增加被害人的信任。聊天中,梁编造事实,以投资经商、工作调动、母亲病重去世等虚假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共有9名女性受害人被骗11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梁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两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责令退赔9名被害人共计11万余元。
一些交友软件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当用户互相发送“多少钱”等字样时,这些软件会自动弹出提示窗口,提醒用户谨防“杀猪”等骗局,告诉用户不要轻易添加其他社交软件,互相转账。
此外,在交友软件的直播部分,用户需要通过刷礼物的方式给主播充值,主播也会私下和用户聊天,引导用户通过其他社交软件刷礼物、发红包。一些用户认为,这些操作不仅不能促进交流,还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加大对平台的监管
有效保护用户权益
“通过交友软件从事色情活动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韩指出,目前的交友软件除了诈骗、色情交易外,还存在公民信息泄露、信息不实等潜在风险。
因此,他建议,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醒公民自觉抵制网络色情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完善软件认证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对此类软件经营者的监管,督促其合规经营;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网络环境治理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和整治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
“平台加强监管同样重要。”韩表示,平台应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合规经营,加强审核,提高运营技术,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切实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认为,该平台在避免网络诈骗和“杀猪”等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建议约会软件在算法推荐层面应该保持技术中立。
“应该禁止平台用虚假身份注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向人问责。同时,在举报投诉的情况下,平台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停止信息传播,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相关信息。”朱表示,此外,平台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禁止未成年人注册使用,并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程序。
韩从用户的角度,建议用户增强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以便维权;在使用交友软件的过程中,也要摆正心态,以道德为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