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4: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03:16
辛亥革命纪念碑民国都督的记载,揭示了1911年武昌起义的背景与过程。起义的先声源于湖北新军的准备,尤其是张之洞所练“江南自强军”的中下层军官中,革命党人的渗透广泛。保路运动引发的民变,使得端方率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武汉的防务因此变得空虚,为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联席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刘公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日期原定于10月6日,但因准备不足而推迟到10月16日。然而,共进会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导致孙武受伤,俄国巡捕搜查,起义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蒋翊武决定当夜发动起义,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熊秉坤等人提前起义,并拉来队官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熊秉坤等人发出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进攻楚望台军械库,随后响应的大部分新军共同响应。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10月10日深夜,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加入同盟会,其六弟何贯中组织同学炸毁了清军南下的大动脉——漕河铁桥,这不仅支援了湖北武昌起义军的军事行动,更为革命党人在全国范围内举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谘议局大楼会议厅,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会议一致拥戴。黎元洪担任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并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军政府建立参谋部、军务部、政事部、外交部。以谘议局大楼为办公地,以十八星旗为军旗。
10月12日,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辛亥革命纪念碑是湖北武汉市政府为纪念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也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辛亥革命纪念碑高100米,碑体采用简洁的四棱柱形状、深灰色花岗岩石材。碑身用中国传统建筑镂空的艺术手法,自下而上、从小到大开凿不规则的三角形镂空孔洞,并使用红色LED照明,象征着辛亥革命的火花有如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