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4: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2:26
对听、视、触觉等刺激反应过度是克拉伯病的其中一个表现。克拉伯病(Krabbedisease)于1916年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首先报道,因此称为Krabbe病,依据其临床特点,亦称为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infantilefamilialdiffusescleros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beta;-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病预后极差。婴儿型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典型的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检测患者血白细胞及血清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为诊断确定的主要依据。注意与以下婴儿常见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诊断。
神经鞘磷脂沉积病: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s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
婴儿型Gaucher病:戈谢病(Gauchersdisease,GD)是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storagedisease,LSD)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自生后即可有肝大、脾大,3~6个月时已很明显,有吸吮、吞咽困难,生长发育落后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突出,颈强直、头后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踺反射亢进,最后变为软瘫,无反应。脑神经受累时可有内斜,面瘫等症状。易并发感染。由于病程短暂,多于婴儿期死亡,因此肝、脾脏肿大不如成人型明显,无皮肤色素沉着,骨骼改变不显著。
Tay-Sachs病:神经节苷脂沉积病(gangliosidosis)为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神经节苷脂水解代谢中不同酶的缺乏引起不同物质在神经组织中的沉积而致病。新生儿期大致正常,外貌正常,但听觉过敏、惊吓反射明显,常于6个月内出现全身抽搐、肌阵挛发作,发育落后等。可伴轻度肝、脾大,无眼底黄斑区樱桃红点。
Farber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由基因异常引起,但突变基因的定位尚未确定,无明显种族倾向。本病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周至1岁婴儿,两性均可受累。发病后逐渐出现喂养困难、啼哭无力,在关节周围出现大小不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样结节,伴皮下肿胀、红斑和疼痛,进行性关节僵直,在指间、掌指、腕、肘、踝和膝关节等处均可见到,出现结节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2:21
对听、视、触觉等刺激反应过度是克拉伯病的其中一个表现。克拉伯病(Krabbedisease)于1916年由丹麦儿科医师Krabbe首先报道,因此称为Krabbe病,依据其临床特点,亦称为婴儿家族性弥漫性硬化(infantilefamilialdiffusescleros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突变基因位于14p。克拉伯病的基因缺陷,引起半乳糖脑苷-beta;-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导致主要累及脑白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本病预后极差。婴儿型者常于1岁之内病故。晚发者可生存至10岁左右。
典型的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检测患者血白细胞及血清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半乳糖脑苷-β-半乳糖苷酶活性缺乏,为诊断确定的主要依据。注意与以下婴儿常见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诊断。
神经鞘磷脂沉积病: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sdisease,NPD)是因鞘磷脂(sphingomyelin)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的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
婴儿型Gaucher病:戈谢病(Gauchersdisease,GD)是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storagedisease,LSD)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自生后即可有肝大、脾大,3~6个月时已很明显,有吸吮、吞咽困难,生长发育落后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突出,颈强直、头后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踺反射亢进,最后变为软瘫,无反应。脑神经受累时可有内斜,面瘫等症状。易并发感染。由于病程短暂,多于婴儿期死亡,因此肝、脾脏肿大不如成人型明显,无皮肤色素沉着,骨骼改变不显著。
Tay-Sachs病:神经节苷脂沉积病(gangliosidosis)为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神经节苷脂水解代谢中不同酶的缺乏引起不同物质在神经组织中的沉积而致病。新生儿期大致正常,外貌正常,但听觉过敏、惊吓反射明显,常于6个月内出现全身抽搐、肌阵挛发作,发育落后等。可伴轻度肝、脾大,无眼底黄斑区樱桃红点。
Farber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由基因异常引起,但突变基因的定位尚未确定,无明显种族倾向。本病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周至1岁婴儿,两性均可受累。发病后逐渐出现喂养困难、啼哭无力,在关节周围出现大小不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样结节,伴皮下肿胀、红斑和疼痛,进行性关节僵直,在指间、掌指、腕、肘、踝和膝关节等处均可见到,出现结节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